電動車電池比預期更能撐,汰換率僅千分之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7 日 16:48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電動車電池比預期更能撐,汰換率僅千分之三

電動車目前有三大迷思:里程焦慮、容易起火和電池壽命,這些迷思隨著時間和市占提升,都逐漸被破解,但電池壽命特別值得一談。

撇除那些不看數據的酸民,大部分理性的讀者應該都理解,所謂電動車里程焦慮,在台灣基本上已經接近不存在,而起火爆炸問題,撇除掉媒體刻意渲染,事實上電動車起火機率遠比燃油車更低,而最新的研究數據進一步破解了電池壽命疑慮。

專注研究電動車使用表現的 Recurrent 統計發現,過去三年出廠的電動車,得利於電池製造和電池管理技術進步,發生電池故障需要汰換的比例,僅 0.3%,一千輛之中,只有 3 輛會面臨電池維修問題。

▲過去三年出廠的電動車電池汰換比例僅 0.3%。(Source:Recurrent

如果將 2011 年起所有市售電動車合計,除去通用和 Hyundai 的大規模召回不計,所有電動車的電池汰換比例不到 4%,這裡面包含了最古早的 Nissan Leaf,和特斯拉開賣前的許多小型純電車。

另一個能夠直接證實電池壽命的數據,就是車廠給出的保固期限。早期的 Nissan 和特斯拉,對於鋰電池都提供 8 年或 16 萬公里保固,如果電池容量低於標準(通常是 70%)將可獲得更換。而最近幾年,像現代 Ioniq 5 在美國就提供了電池 10 年保固,台灣則以賓士 EQS、EQE 系列給出 10 年 25 萬公里保固最長。這些數字背後就代表了車廠對電池壽命的信心,否則他們可能要先賠一屁股。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電動車出廠三年後,有些車廠的續航里程完全不會減少,這不一定表示電池沒有衰退,而是車廠透過軟體更新,或是釋放出備用電池容量,使得儀表板上的預估里程維持在 100%。不過,以銷量最高的特斯拉來看,三年後平均里程依然維持在 96.3%,衰退程度仍在可接受範圍。

新購電動車車主需要理解的是,鋰電池衰退並非線性,而更像是 S 曲線,在新入手的前兩年時可能會掉得很快,接下來就會進入一段很長的穩定期,之後才會再出現明顯衰退,那時候可能已經過保好幾年了。

最後還是要解釋一下這些「電動車迷思」,它們並不是單純的錯誤資訊,而是片面或是扭曲的資訊。以台灣人平均用車習慣來看,現在的電動車里程完全綽綽有餘,這部分已經不需要焦慮。然而實際使用時,還要考慮到充電站滿位、充電樁故障、充電站不易抵達等問題。同樣地,電動車並沒有更容易起火,需要面對的問題是,電動車起火之後難以撲滅。

電池壽命的問題也一樣,許多人拿智慧型手機的電池來類比電動車,事實上電動車電池的溫控、充放電管理都遠勝 3C 產品,壽命自然更高。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假設買車 8 年後,它的里程剩下 75%,原本四百公里變三百,你能不能接受?更進一步問,如果你也不能接受,那麼它的二手殘值會是多少?

(首圖來源:Mercedes-Benz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