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技能逐漸成為職場必備能力的浪潮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與淡江大學 AI 創智學院共同宣布推出「FedGPT 認證課程」,主打不用寫程式,也能打造自己的 AI Agent 工作流。官方表示,此課程旨在讓更多非工程背景的學生,也能掌握新一代 Agentic AI 的實作能力,對接快速成長的產業需求。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5 就業未來報告》中指出,高達 75% 的企業正計畫提升員工 AI 技能,而 70% 的企業將直接招募具備 AI 能力的人才。勞動市場調查機構 Lightcast 亦顯示,具備 AI 技能的職缺平均薪資比一般職務高出 28%。面對人才市場變動,淡江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推出的認證課程,旨在降低門檻、加速培育跨領域 AI 人才。
淡江大學近年積極推動全校 AI 素養教育,是國內綜合大學中最早成立 AI 創智學院與人工智慧學系的學校,並以「AI+SDGs=∞」「ESG+AI=∞」為校務願景。AI 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表示,希望 AI 成為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的能力,而非僅限工程領域,FedGPT 課程在淡江 75 週年開設,期望成為學生的 AI 助教,幫助同學在倫理思辨、專業學習與創新應用上更進一步。
此次課程核心工具為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最新版本的 Agentic AI 平台「FedGPT AgentTeam」。該平台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整合語音辨識、語音合成、影像與視覺問答等多模態能力,並提供低程式碼/零程式碼介面,使用者能透過自然語言操作多個 AI Agent,完成跨步驟的複雜任務。
課程預計自 2025 年 11 月至 2026 年 6 月期間開設 6 個梯次,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師資授課,目標培訓 100 名具備實作能力的 AI 種子。課程不限科系,沒有程式能力也能參與,只需要願意動手搭建 AI Agent,解決生活或職場的問題即可。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本課程並非僅教授 AI 基礎理論,而是著重於「能立即在現實世界中落地」的應用能力。過往 FedGPT 已協助金融、醫療、媒體等多產業導入 AI 工作流:
- 金融業:AI Agent 能分析客服語音與文字紀錄,並結合企業知識庫產生精準回覆。
- 醫療業:自動轉錄醫病對話、生成病例摘要,減少醫護文書負擔。
- 媒體與影視音:協助編輯快速查找資料、整理場記與背景資訊。
課程同時鼓勵學生打造解決自身需求或生活痛點的 AI Agent,例如英文單字助手、健身規劃助手等。AI Labs 強調,理解如何搭建與串接 Agent 的能力,將成為未來跨領域人才最具競爭力的技能之一。
學生在完成 8 小時課程並通過測驗後,可獲得淡江大學微學分認證、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認證,且有機會進入 AI Labs 實習。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策略夥伴雅婷智慧董事長廖群指出,生成式 AI 已進入普及,但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能搭建 AI Agent、打造自動化工作流的人才,而本課程可讓學生在校期間就累積實戰經驗。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則表示,未來的工作者都需要具備「能拆解任務、交由 AI 完成重複性工作」的能力,人類則專注於價值創造。他認為,熟悉 Agentic AI 的工作者甚至能在未來打造「一人公司」,讓 AI 成為最有效率的合作夥伴。
(首圖來源: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