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川再戰》2024 美國總統大選,對台灣軍售和安全情勢影響為何?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9 日 8:31 | 分類 國際觀察 , 科技政策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拜川再戰》2024 美國總統大選,對台灣軍售和安全情勢影響為何?


美國今年即將在 11 月 5 日舉行總統大選,日前尋求連任的總統拜登與共和黨參選人川普已進行了首次電視辯論會,在烏俄戰爭以及西太平洋局勢緊張的情況下,美國大選結果對於台灣安全局勢以及軍售情況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川普執政時期:前期步調較混亂,後期逐漸穩定

前總統川普在 2016 年競選期間,以攻擊對手希拉蕊電郵門事件,強調美墨邊境移民管控,以及重振美國中西部「鐵鏽帶」等內政議題為主,外交方面則批評北約歐洲盟國的國防支出不足,並多次針對美中和美日間的貿易逆差問題大肆批評,對於台灣著墨較少。

但在 2016 當選後,川普與前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引起全球譁然,一度令各界認為川普可能將改變美國長久以來的台海政策。

不過就職後,川普在與習近平的電話會議中又再度表示,美國將維持一個中國政策不變,讓川普就任初期,各國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捉摸不定。

反映在川普政府用人方針,川普的白宮安全顧問從最初的弗林、麥馬斯特到波頓換了三人,副顧問更是換了四人,任內首位國防部長馬蒂斯和國務卿蒂勒森也因為外交政策立場與川普意見不合遭到撤換,顯示川普執政初期與共和黨內人才經歷了一段磨合期。

從 2019 年開始,川普和白宮安全顧問歐布萊恩、副顧問博明、國務卿龐培歐和國防部長埃斯培等主要外交和安全政策幕僚間的運作逐漸穩定,加上民主共和兩黨對於台灣議題具有高度共識,多項對台灣有益的法案陸續簽署,包括〈六項保證決議〉、〈台灣旅行法〉、〈亞洲在倡議保證法〉、〈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和〈台灣保證法〉等。

此外川普任內總共通過了 11 次對台軍售,包括了 66 架 F-16V 戰機、108 輛 M1A2T 主力戰車、11 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AGM-88 反輻射飛彈、MK48 Mod7 重型魚雷和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等。

(Source:Wikipedia,下同)

拜登政府時期:強化國際合作因應烏俄戰爭和印太地區安全

做為多年外交與國際事務老手,現任總統拜登於 2021 年當選後,重新修補川普政府時期與歐洲盟邦的緊張關係,並維持了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且進一步將美中貿易戰提升到科技戰,全面封鎖中國取得發展高科技產業相關設備和技術的管道。

而對於台海問題,拜登曾五度公開表示若中國侵略,將以武力防衛台灣,雖然每次發言後白宮都會再度說明美國對台海政策不變,但許多分析認為這是拜登政府逐漸從傳統「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的做法。

拜登執政期間,由於烏俄、以阿相繼爆發戰爭,全球安全局勢快速惡化,美國軍方和情報單位也多次表示習近平有意在任期內完成統一台灣的目標,因此美台雙方快速提升軍事合作,軍售台灣次數也多達 16 筆,包括 18 套海馬斯、火山布雷車系統、Link-22 數據鏈系統、彈簧刀 300 滯空彈藥和 Altius 600M-V 無人機等。

拜登和川普安全政策之間的最大變數:烏克蘭

雖然拜登和川普以及美國國會兩黨,對於台灣問題有高度共識,無論今年大選誰勝出,對於台灣軍售和安全合作等議題預期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但對於軍援烏克蘭卻有相當不同的看法。

川普及共和黨在烏俄戰爭爆發以後,對於拜登政府多次對烏克蘭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相當不滿,除了指責烏克蘭政府有貪污美國金援的問題外,也認為北約歐洲盟國才應該是支援烏克蘭的主力。

除了川普之外,共和黨內部及相關智庫專家也多半認為台海比烏俄更為重要,因為中國才是美國最主要的對手而非俄羅斯。

今年 3 月由耶魯大學旗下保守派智庫巴克利研究所(Bukley Institute)曾舉辦政策辯論會,主題就是「美國應優先考量台灣,而非烏克蘭」(The U.S. should prioitized Taiwan over Ukraine),正方代表由川普政府時期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比(Elbridge Colby)代表,反方則由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奈德(Timothy Snyder)擔任。

柯比認為美國現在最強大的對手是中國,所以為了防止解放軍侵略台灣,破壞全球經濟與戰略平衡,在美國民眾不願再增加國防預算,資源有限情況下,應該全力投入台灣防禦上,不應該被烏克蘭戰場分散資源與注意力。

史奈德則認為烏俄戰爭是進行式,台海則否,而烏俄戰場的發展對於中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觀測指標,尤其是烏克蘭擋住俄軍原本認為可輕取對手的閃電戰術,將戰爭打成持久作戰,這對中國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警惕,反而讓習近平因為擔心若侵台戰爭拖長,會嚴重影響他的統治穩定而對出兵台灣猶豫不定。

但若美國放棄烏克蘭,除了會讓俄羅斯重整軍備後繼續出兵歐洲,中國也會因為美國放棄防衛民主國家的態度,認為美國終究也會放棄台灣而放膽出手。

拜登、川普以及這場政策辯論,反映出民主共和兩黨對於烏俄戰爭有不同看法,因此川普若在大選中勝出,美國援烏政策很可能出現重大變化,而大幅影響戰爭走向與結果。

川普若再度當選對台灣安全局勢影響

就目前首次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表現和結果民調,川普有很高機率在年底大選再度獲勝,以川普先前執政表現和目前針對國際情勢發言來看,烏克蘭的重要性可能將會被放在台灣和以色列之後。

川普從執政時期到現今,對以色列的支持都相當直接,除了在 2017 年承認以色列遷都耶路撒冷,近期也表示他支持以色列徹底消滅哈瑪斯威脅,因此若川普當選,目前以色列對加薩和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預期會得到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持。

關於台灣問題,今年初川普接受 Fox News 訪問時,被問到若中國侵略台灣,美國是否會以武力防衛一事時,川普僅回應台灣很聰明的奪走了美國晶片製造產業,並未正面回應,被各界認為是川普將不會協助台灣防衛中國侵略的訊號。

不過川普先前曾在被問到台海問題時曾表示,他之所以不正面回應,是因為不願針對重要議題掀出底牌,因為那會讓他在之後談判過程中陷入劣勢。

根據日本媒體〈朝日新聞〉在 2021 年報導指出, 2018 年川普執政時期的機密檔案曾詳細規劃中國侵略台灣或日本沖繩南部離島時,美國武力支援日本和台灣的計畫。

前白宮安全副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 6 月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除了表達對拜登多次聲明將防衛台灣抵禦中國侵略的支持外,也表示川普執政時期他曾多次與川普討論台灣議題,認為川普非常了解台灣安全對美國戰略、經濟和全球局勢的重要性。

此外以川普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的重視,台灣在川普執政期間大量採購美國天然氣、農產品和軍事裝備,盡力降低台美間的貿易逆差數據,且美國兩任政府迄今仍有近 190 億美元軍購尚未交付台灣,川普在今年競選期間也很有可能以此攻擊拜登,或宣稱在勝選後要加速交付甚至擴大軍售台灣的規模。

美國軍售的結構性問題:供應鏈跟不上

全球疫情加上烏俄、以阿戰爭爆發,讓軍工產業供應鏈受到嚴重挑戰,歐美在冷戰過後失去大型戰略競爭對手,軍工產業供應鏈已逐漸縮小,二十多年來僅需要滿足全球反恐戰爭這類小規模戰事的產量。

烏俄戰爭爆發後,傳統武器的龐大消耗量使得歐美政府和軍工產業受到震撼,除了庫存水位快速減少外,歐美各國自己也急於大量採購武器重整軍備,同時又要滿足烏克蘭龐大的需求,對於規模早已不復往年的歐美軍工產業來說,完全無法在短期內滿足需求。

因此無論是歐洲各國或美國,軍工產業目前都還需要數年時間以及大量資金投入,才有可能逐漸滿足暴增的需求量,因此台灣尚未收到的 190 億美元軍備,甚至往後的軍售案,對台美兩國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隱憂。

(首圖來源:Flickr/Emma Kaden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