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患者接受荷爾蒙療法,失智風險竟降低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4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乳癌患者接受荷爾蒙療法,失智風險竟降低了

根據新研究,治療乳癌的「荷爾蒙調節療法(Hormone modulating therapy)與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相關失智症的風險降低有關,但關聯性隨患者年齡增長減少,並因種族而異。論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發行之《JAMA Network Open》期刊。

約三分之二乳癌患者腫瘤屬雌激素受體陽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癌細胞會受雌激素或孕激素刺激而加速生長。這類患者藉減少雌激素生成或阻斷雌激素與受體結合之藥物,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目的。這類改變體內荷爾蒙作用的治療策略,都屬於荷爾蒙調節療法。

然雌激素作用相當廣泛,除影響乳癌細胞生長,也會影響其他生理功能,故荷爾蒙調節療法對患者還有哪些影響,值得深入研究。匹茲堡大學 Francesmary Modugno 博士與南卡羅萊納大學藥學院助理教授 Chao Cai 博士合作,使用美國聯邦資料庫 65 歲以上 2007~2009 年診斷罹患乳癌的女性,她們是否接受荷爾蒙調節療法與是否有失智症的資料,分析顯示 12 年調查期間接受療法的患者 24% 出現失智症狀。未接受此療法者出現失智的比例更高,達 28%。

對 75 歲以上女性益處明顯下降

分析發現,雖然荷爾蒙調節療法與發生失智風險降低有關,但保護作用 65~69 歲患者最明顯,隨年齡增長減弱。患者年齡超過 80 歲時,荷爾蒙調節療法反而使失智風險增加,Modugno 博士說:「荷爾蒙調節療法保護作用不是一刀切,必需依每位患者狀況制定最適合策略,以最佳化治療結果並將失智風險降至最低。」

Chao Cai 博士表示:「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可能從荷爾蒙調節療法受益更多,避免失智風險。但對 75 歲以上女性益處明顯下降,代表治療時機至關重要,計畫應根據患者年齡調整。」

至於這類療法影響失智的原因Chao Cai 博士說,雌激素可能有神經保護作用,抑制活性可能影響大腦有害蛋白清除和血管的健康,都與失智風險密切相關。研究局限性在只分析 65 歲以上患者資料,將來會納入尚未進入更年期的年輕女性患者,更全面性釐清荷爾蒙調節療法與失智風險的關聯。

(首圖為示意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