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有鑑較低利率和貨幣波動風險,新台幣即將取代人民幣,成為亞洲最佳利差交易(carry-trade)目標。
根據衡量風險調整後相對報酬率的夏普值(Sharpe ratio),借新台幣投資高收益替代品的策略,過去一個月亞洲貨幣中報酬率居第二位,僅次人民幣。
分析師表示,新台幣可能很快就會取代人民幣,成為亞洲最受歡迎利差交易工具。分析師說明理由,因北京大力支持人民幣匯價,恐導致拆借成本大幅波動,相較之下,台灣中央銀行採取更寬鬆政策,因較弱勢新台幣最終會有利出口驅動型經濟,並吸引人工智慧主導的資本流入股市。
彭博外匯策略亞洲首席代表趙志軒(Stephen Chiu)表示:「與離岸人民幣一樣,新台幣一直是亞洲較好融資貨幣,最近人民幣的干預風險有更大軋空機會,新台幣變得更具吸引力。」他還表示,其他亞洲地區,日圓面臨升息循環,其他潛在融資貨幣,要麼做空成本更高,要麼波動性更高。
中國人民銀行在川普第二個美國總統任期可能調高關稅前,加強保護人民幣匯價以防禦,包括人為設定強勢參考匯率、耗盡流動性和口頭警告等,使離岸人民幣過去一個月成為亞洲第三大波動性貨幣,讓人民幣為利差交易融資來源的吸引力減弱。
同時新台幣本週出現近九年首次跌破33元兌1美元的關鍵心理關卡後,新台幣為(融資)資金來源,變得更有吸引力。
匯豐銀行(HSBC)亞洲外匯研究主管Joey Chew表示,川普重返白宮後,貿易將更具挑戰性,加上美國聯準會(Fed)鴿派聲音減弱,新台幣與該地區其他貨幣都可能走貶。但Joey Chew強調,儘管如此,由於基本面強勁,台灣經濟相對能度過近期震盪,因此央行採取激進貨幣干預措施的風險也較低。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