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豪馬斯克在德國大選前力挺極右翼政黨,引發學術界反彈,超過 60 所大學宣布退出社群 X 表達抗議。學生意見分歧,多數喊抵制,認為應防止社群媒體成為政治操縱工具;也有人擔憂將削弱言論多樣性,反讓極右翼聲量更加壯大。
馬斯克(Elon Musk)在美國大選結束後,目光便轉向歐洲,頻頻對各國事務發表意見。他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不僅投書德媒稱「選擇黨是德國最後的希望」,還用社群平台X為總理候選人韋德爾(Alice Weidel)站台。
有社群媒體影響力且積極介入輿論的馬斯克,引發德國各界關切。去年12月,德國多名記者、作家、學者發起eXit(退出X)運動,發表公開信,指X淪為極右翼、仇恨言論與陰謀論的溫床,不再使用X。
超過60所德國大學10日聯合聲明,批評X「偏離開放多元、透明與民主對話原則」,有違學術核心價值,決定集體退出平台。
首都柏林各主要大學都參與抵制,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校長馮布魯門塔(Julia von Blumenthal)接受柏林─布蘭登堡廣播公司(RBB)訪問時表示,各大學決定退出的關鍵時間點在耶誕節前後。
她指出,學術界早在關注X被馬斯克接管後的變化,現在X不僅讓極端內容更容易被看見,仇恨言論傳播速度也更快。最終促使大學共同抵制X的推力,是馬斯克介入德國大選。
對校方做法,《中央社》到洪堡大學實地詢問學生「德國大學是否該退出X」的看法。
小時候隨父母從巴勒斯坦移居德國、現就讀生物系的比舍爾(Abdullah Bshr),曾是X前身Twitter的忠實用戶,如今支持德國大學集體抵制X。
比舍爾告訴《中央社》,過去Twitter是他取得以巴衝突、中東與俄烏戰爭等全球資訊的重要管道,能看到未過濾現場畫面。但馬斯克接管後,一切都變了。
「現在X早就不是言論自由平台,而是馬斯克操控的『一人壟斷』媒體。」比舍爾批評,馬斯克曾稱X代表言論自由,但實際情況卻相反,故支持學術機構及早退出。
德媒指若所有反對馬斯克的人都離開,X就只剩右翼同溫層,反倒不利言論多樣性,瑞士日內瓦人艾伯(Karl Erb)說,現在還有很多新興、功能類似的社群軟體如Bluesky,沒必要一定要留在X。
柏林科技與應用大學(HTW Berlin)的黛西(Daisy)與艾娃(Iva)表示,不管大學退不退出X,對她們都沒有影響,「我們通常用Instagram、學校官網或信箱取得校園資訊,本來就不用X。」
雖然X仍是歐美各國政治人物、記者、學者主要意見發表平台,但德國公廣集團研究,所有媒體,不到5%德國居民將X視為主要資訊來源,遠低於大部分年輕人常用的Instagram。
這場「退出X運動」更接近象徵性行動,德國大選逼近,德國學術界抵制是否蔓延到更多組織或公部門,成為更大波退出X帳號浪潮,仍待時間檢驗。
(作者:林尚縈;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