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降息的預期迅速減弱,這主要是受到強勁的勞動市場數據影響,顯示美國經濟仍在穩健增長的軌道上。然而,這種增長同時也加劇通貨膨脹持續的風險,引發市場對於長期利率上升的擔憂。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進而推高 30 年期房貸利率,對消費者和企業造成借貸成本的壓力。這一趨勢還蔓延至全球市場,英國和德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也顯著上升,反映出全球資本市場的不安情緒。
市場對經濟復甦進程有疑慮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主要透過短期利率來影響整體經濟活動。然而,市場參與者在定價時,不僅依賴當前的政策行動,還會考量對未來經濟走向及政策調整的預期,這影響了長期利率的變化。近期市場反應顯示出短期政策與長期市場預期之間的矛盾。儘管聯準會已經開始降息,但市場對通貨膨脹壓力及經濟過熱的擔憂,仍使得長期利率保持在高位。
這種政策與市場間的不一致性可能帶來多重風險:一是高利率環境會對政府和企業的融資成本形成壓力,尤其是在財政赤字規模擴大的背景下;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支出能力也可能因借貸成本上升而受到限制,進一步對經濟增長構成威脅。
長期利率的上升對經濟產生影響,尤其是消費和政府債務負擔方面。住房、汽車等消費性貸款成本的增加,直接壓縮家庭的支出能力,削弱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對於高負債的政府而言,長期利率的提升意味著融資成本上升,增加了赤字和債務的可持續性壓力。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如英國和德國的債務水平已達歷史高位的背景下,這些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顯著上升,反映出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日益增長的擔憂,加劇資本市場的波動性。
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已成為一個潛在的風險。隨著長期利率的快速上升,資產價格可能面臨大幅調整,特別是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估值已經偏高的情況下。這種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可能會打擊投資者信心,影響實體經濟,導致經濟增長動能的減弱。利率的上升將推高企業的借貸成本,抑制企業投資,對就業市場和未來增長潛力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加深市場對經濟復甦進程的疑慮。
合理的財政政策應著眼於提升長期經濟增長潛力
在當前環境下,政策制定者需要協調行動,貨幣政策應著重於穩定市場預期並適度調整工具,以避免市場對未來通貨膨脹和政策緊縮的過度反應。同時,財政政策應專注於提高支出效率,增強市場對政府償債能力的信心。在全球資本市場高度聯動的背景下,國際間的政策尤為重要,應共同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和結構性經濟風險。
過於激進的緊縮政策可能在抑制通貨膨脹的同時對經濟增長構成壓力,特別是在企業和消費者已經面臨高借貸成本的情況下。因此,中央銀行需要靈活應對通貨膨脹,確保利率調整的幅度和節奏不過度損害經濟活力,為市場提供一個平衡的政策環境。
財政政策需要在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優化支出結構和資源配置,以提高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特別是在高赤字和高債務的背景下,政府應更加謹慎地制定財政計畫,將資金重點投入於生產性投資,例如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創新領域,並減少對非生產性支出的依賴。而合理的財政政策應著眼於提升長期經濟增長潛力,以減少市場對財政不可持續性的擔憂,避免因赤字問題引發的市場不安和資本外流。
綜上所述,政府和央行應加強與市場的對話,透過明確的政策目標和路徑來管理市場情緒,減少因不確定性引發的短期波動。同時,政策制定者應協調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步伐,確保兩者能夠發揮作用,避免相互抵消或造成市場混亂,使政府能更有效地應對當前經濟中的結構性挑戰,為長期經濟穩定和增長奠定基礎。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