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 AI 研究院(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Stanford HAI)共同院長、也是新創 World Labs 創辦人李飛飛,是現代 AI 發展少見的女性先驅。本週舉行巴黎 AI 高峰會前,她提出未來 AI 政策制定的三大基本原則。
AI 正在快速發展,過去需要數天時間才能完成的模型運算,現在可在幾分鐘內完成,雖然模型訓練成本高昂,隨著開發者學會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訓練成本很快就能下降。
李飛飛投稿《金融時報》指出,AI 政策必須以科學為基礎,而非基於科幻小說。儘管人們的想像力描繪宏偉的未來情景,但有效的政策需要看清眼前現實。
李飛飛說,對決策者而言,了解聊天機器人等計畫並非擁有意圖、自由意志或意識,這樣他們就能避免對牽強附會的場景分散注意力,進而專注在重要的挑戰上。
其次,李飛飛認為政策應該務實,而非具有意識形態,更指出應盡可能減少意想不到的後果,同時也要激勵創新。
最後,李飛飛談道政策必須賦予 AI 生態系更多力量,包括對開源社群和學術界。
「開放造訪 AI 模型和運算工具對於進步相當重要」,李飛飛文中寫道,「限制它將阻礙發展阻礙和減緩創新,特別是對資源比私人企業少的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
人們有潛力在 AI 驅動的世界大幅改善生活,但是要實現此一目標,需要以經驗為基礎、具備合作精神,並且以人為本的治理架構。
(首圖來源:Flickr/Steve Jurvetso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