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有價觀念扎根,台達電發表企業內部碳定價報告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2 日 17:54 | 分類 ESG , 淨零減碳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碳排有價觀念扎根,台達電發表企業內部碳定價報告書

面對各國日益嚴格的氣候政策法規與市場需求,台達電內部碳定價制度除了落實碳排有價的觀念,可成為企業將氣候風險轉化成低碳轉型綠色商機的重要推手。

台達電 12 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對外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內部碳定價各式應用、碳定價管理機制關鍵運作要素與階段性成效。

常見的內部碳定價做法包括影子價格、隱含價格、碳費,以及內部排放交易等不同應用形式。台達電 2014 年起即以「影子價格」為機制計算排碳對投資專案的影響,到了 2021 年則將「內部碳費」融入管理機制,以每公噸 300 美元價格,向事業單位徵收碳費,並將碳費轉成碳基金,鼓勵事業單位投入再生電力發展、能源管理,以及低碳創新研發,加速減碳目標達成,進而推動創新研發,例如「再生電力匹配程式」的開發,以及是否「導入氫能技術」的評估等,都為企業創造出未來的商機。

推動內部碳費機制的同時,積極有效的跨部門溝通與資源整合也是關鍵的要素,包括凝聚目標共識、經營團隊的支持、觀念形塑、建立管理機制以至於績效連結,都需要相關部門通力合作。

未來台達電進一步規劃內部碳費機制的進階方法學,將碳費收取涵蓋範疇從目前的範疇一與範疇二,擴及至範疇三排放。同時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聚焦前瞻的科技研發,鼓勵發展更多創新低碳產品與解決方案,攜手全球客戶與供應商夥伴,共同朝向全球淨零的氣候目標邁進。

「內部碳定價是有效的碳管理機制,台達鼓勵企業將『碳排有價』觀念在組織內部紮根,以具體的貨幣化形式將外部衝擊內部化。」台達電子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下圖右)表示,「2021 年是台達實施內部碳費機制第一年,隔年即達到溫室氣體(市場別)排放下降 13.5% 的成效,2023 年進一步下降 39%,成果顯著。」儘管目前全球碳費價格不一,他認為企業可依營運需求訂定內部碳價,以此建立策略目標、配套措施及基礎建設,推展減碳行動,形成一個企業減碳的正向循環。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