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執政已三個月,美國正使全球對億萬富豪和跨國大企業課稅的計畫觸礁,相關努力陷入停頓。
法新社報導,川普1月20日第二度就任美國總統後,馬上退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稅收協議,近140國簽署,向跨國大企業獲利課徵15%的最低稅率。
這項協議確保年營收在7億5,000萬歐元(約新台幣277億元)以上的跨國企業,於經營所在地繳納最低15%企業稅。已經有許多國家指控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Facebook母公司Meta規避當地稅務。
川普2月21日向一些國家發出警告,不要對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美國企業處以「歧視性、不成比例」的罰款或課稅、或將資金轉移至當地公司。此舉再度引發華府與其他盟邦在數位服務稅議題的分歧。
如今,歐洲聯盟(EU)揚言,如果歐美雙方對於川普欲徵收歐盟銷美商品20%關稅計畫的談判破裂,歐盟就會課徵數位服務稅。
法裔美籍經濟學家祖克曼(Gabriel Zucman)告訴法新社,歐盟未來數週的因應將至關重要,「如果歐盟及其他國家放棄了,並允許美國的跨國公司獲得豁免,那很不幸地,將意味著這項非常重要的協議遭到終結。」
此外,對全球超級富豪課稅的腳步也停頓。
去年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的巴西,2月在聖保羅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提議,對全球超級富豪收入徵收2%最低稅,估計每年能籌措2,000億至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5,000億元至8兆1,000億元)。
不過,當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對這項計畫猶豫不決,現任總統川普更是億萬富豪兼減稅支持者,因此這項計畫不太可能獲白宮支持。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