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陸軍 2022 年宣布由通用動力開發的「機動防護火力車」得標,並命名為 M10 布克後,位於坎貝爾堡的 101 空降師近期訓練時發現 M10 過重,已把多座橋梁壓斷,因此陸軍目前只能期望全新 M1E3 能夠盡快服役。
美國陸軍科技長米勒(Alex Miller)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陸軍 101 空降師在坎貝爾堡(Fort Campbell)訓練 M10 布克戰車時,將訓練場 11 座橋梁壓壞八座,此外重量達 42 公噸 M10,讓 C-17 一次只能載一輛,而非當初計畫的兩輛。
米勒指出這是美國陸軍長年決策慣性造成的一起經典案例,M10 計畫最早於 2013 年 82 空降師像陸軍要求,需要一輛如 M551 謝里登輕戰車一樣的火力支援裝甲車輛,因此啟動了後來稱為「機動防護火力車」(Mobil Protected Firepower,MPF)開發案。
但在 2015 年時,米勒表示陸軍需求監管委員會(Army Requirement Oversight Council)不知為何將空降需求刪除,因此 MPF 計畫在開發初始就忽略掉最初 82 空降師提出的步兵支援火力裝甲車需求,因此在通用動力和 BAE Systems 開發期間,重量上就沒有考慮到 C-130 或 C-17 空運可能性。
更糟的是陸軍高層為了加速 MPF 計畫開發時程,避免出現延宕和成本上升問題,因此在開發中又把陸軍官兵希望有的 AI、自動駕駛和無人機指揮能力等功能刪除,因此 M10 註定將不符合未來戰場需求,要升級勢必又要花大筆經費。
此外美國陸軍將首批 M10 部署到 82 空降師所在的布拉格堡(Fort Bragg)、101 空降師的坎貝爾堡、第四步兵師的卡森堡(Fort Carson)以及聯合預備訓練中心所在地強森堡(Fort Johnson)。
米勒指出,若 M10 是部署在陸軍裝甲部隊所在的萊利堡(Fort Riley)或卡瓦索斯堡(Fort Cavasos)等基地,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具備讓重型裝甲車輛行進乘載能力,但目前 M10 部署的位置都是步兵基地,而這些基地的基礎設施沒辦法應付 42 公噸的車輛。
為此米勒表示,雖然美國陸軍高層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由於決策慣性造成陸軍打造還沒服役就沒人想用的武器,現在只能期待開發中全新 M1E3 能趕快服役,這樣美軍就不需要買到計劃的 337 輛,改用更多具備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無人機指揮、主動防護系統和全新感測系統的 M1E3 取代。
(首圖來源:Bernardo Full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