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鼎成為輝達隊友,都是因十年前做對一件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2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宜鼎成為輝達隊友,都是因十年前做對一件事

雖然身為全球最大工業級固態硬碟品牌,其實,宜鼎早在十年前就布局 AI,如今靠著邊緣 AI 完整產品線,成功轉型為系統服務商。

提到邊緣AI,你可能自然而然會想到研華、樺漢等台灣工業電腦廠,但全球最大工業級固態硬碟品牌宜鼎國際,看似與AI、電腦系統都搭不上邊,目前AI相關營收占比卻已超過23%。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宜鼎董事長簡川勝(見下圖)聳聳肩說,「我根本不認為我們是記憶體模組廠,」他更樂觀預期,「這個(AI營收)比例還在增加,很快會超過三成」。

事實上,早在10年前,宜鼎就默默投注資源發展AI,起點,在於一場對話。

宜鼎2013年就投資邊緣AI業者安提,因此跨入工業電腦板卡市場;也因為安提與輝達的長期合作,很早就關注到AI浪潮。

簡川勝回憶,「Joe(安提總經理羅智榮)2015年有一次跟我說, AI一定是未來趨勢。」不只安提將全力轉入AI,在那次對話中,羅智榮更向他建言,「宜鼎整個集團都應該跨入AI」。

當時,簡川勝也正好在思考工業電腦市場還有哪些成長機會,羅智榮的建議讓他頗受啟發,他認為宜鼎所在的工業電腦市場,遲早有一天也會大量被AI驅動,因此立刻召開會議、訂出計畫,「我們就是在白板上,把我們看到的未來畫出來」。

當時的工業電腦廠都在談智能化應用,簡川勝認為,AI服務需要大量數據為基礎,宜鼎的第一步,就是從能夠產生數據、提供AI決策的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為切入點,因此投資感測器、鏡頭模組、GPS技術,補足硬體缺口,並同步加強軟體開發能力,來蒐集足夠多的數據,並加以處理、分析。

從研發到後勤都要衝AI

不過,這場轉型並非易事,宜鼎以往所有的部門、產品線,都不曾與AI有過關聯,為了讓員工對AI有感,簡川勝在內部舉辦AIoT說故事大賽、AI Training(訓練)比賽,前者是讓業務熟悉新產品可應用在哪些場域、客戶在哪裡,後者則是員工組隊,透過現成的軟體工具、不需要寫程式,來發展AI應用。

除了生產線利用AI提升效率,就連財務、法務、總務等後勤部門也參與開發AI工具,應用在各自的領域,讓AI不再只是研發部門的事,可說是全公司總動員衝新事業。

至於第二步,就是透過投資不同技術及服務的方式,進一步掌握系統開發能力,「市場上很少有一家廠商,可以把模組、韌體、軟硬體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簡川勝驕傲地說。

這兩步做到位後,宜鼎不是單純賣記憶體模組,而是逐步轉型成系統服務供應商,鎖定工業電腦客戶、演算法業者,優先推廣機器人、智慧城市、智慧製造等應用場域。

(作者:王子承;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