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法院迎來史上第一次,在謀殺案中死亡的被害者,能夠在法庭上對法官與兇手說話,當然不是靠黑魔法,而是生成式 AI。
美國亞利桑那州法院近日迎來一項創舉,這起謀殺案中的被害者貝爾基( Christopher Pelkey),透過生成式 AI 的協助,親自在影片中進行了「受害者陳述」,他並沒有哭訴或怒罵兇手,而是面帶微笑地說「我原諒他了。」
這起謀殺案發生在 2021 年,貝爾基因為一起行車糾紛,在等紅燈時遭到兇手槍殺,法院在 2023 年初審時基本上已經定罪,但因為程序問題拖延到今年才進行最終宣判。這也讓被害人家屬,貝爾基的姐姐 Stacey Wales,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準備她的「受害者陳述」。
「在判決過程中,他們說我不能有反應、不能情緒化、不能哭。」Stacey Wales 非常期待這次陳述的機會,因為她終於可以完整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準備過程中她發現貝爾基的聲音不斷在她腦中浮現。
死者的聲音
貝爾基身為退伍軍人,總是熱愛上帝與他人,毫不吝惜分享一切,「我知道他會說什麼,他會原諒他(兇手),但我不能。」Stacey Wales 說,自己沒辦法站在法院上說出違心之論,因為她還沒準備好,對弟弟的愛讓她陷入矛盾。這時,她的先生和律師提出了這個看似瘋狂的想法:用 AI 製作一段貝爾基的影片,讓他親自說幾句他生前來不及說的話吧。
為了盡可能重現貝爾基的聲音與樣貌,他們需要收集面對鏡頭的照片,以及一段本人說話的聲音,而且時間要夠長。最麻煩的是笑聲,因為我們日常錄下的影片裡,笑聲總是伴隨大量的雜音,他們設法在各種影像片段裡,盡可能收集貝爾基的笑聲,才能完成這部影片。
也因為這個經驗,Stacey Wales 曾經把自己關進衣櫃裡,在裡面對著鏡頭自言自語,又哭又笑長達 9 分鐘,以防哪天她的家人也需要用一樣的方式製作她的 AI 影片。
既然影片是以貝爾基的角度出發,儘管這位姐姐自認非常了解他,她還是親自拜訪了 48 位貝爾基的朋友,從中學同學、鄰居親戚,到一起在阿富汗駐紮的軍中同袍,讓他們分享不同視角的貝爾基,也談談失去他的感受。最終,他們製作出了這段 4 分半鐘的影片,呈上法庭。
最終判決的前一天,Stacey Wales 聯絡了被告辯護律師,告知對方這個想法。被告律師起初是不答應,因為這樣的陳述可能會對被告不利,而且帶來情感上的衝擊,但在看過影片內容後,被告律師反而極力贊同這個方式。「這會對所有人,包含兇手帶來影響,但我認為會是正面的影響,因為它傳達了原諒的訊息。」被告律師表示,這是她執業多年來前所未見的創舉。
以愛之名的 Deep Fake
宣告判決當天,有 10 位貝爾基的親友先上台表述他們的思念和支持,最後登場的就是貝爾基本人。
「嗨,先跟各位說明,我是貝爾基的 AI 分身,這是用我的照片與錄音做成的 AI 影片。」虛擬的貝爾基在影片中感謝了身邊的親朋好友,然後提到了犯案的兇手 Gabriel Paul Horcasitas。「很遺憾我們在那天以這種方式相遇,如果在另一個世界,或許我們會是朋友。我相信寬恕,也相信充滿寬恕的上帝,我一直如此,現在也不會變。」
看完貝爾基的 AI 影片後,主審法官 Todd Lang 表達了敬意與感激。「你們(被害者家屬)告訴過我你們有多憤怒,並要求最大量刑,即使如此,你們還是讓貝爾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並沒有要求我重判。」最終這位殺人兇手被判刑 10.5 年有期徒刑。
無論判刑結果如何,對被害人家屬,特別是貝爾基年幼的侄子們來說,能夠再次聽到舅舅的聲音,展現他的人格,並且跟親人們告別,肯定是充滿意義與啓發的。
但對於法律界人士來說,這個故事卻有不同層面的意義。單純以這個案件來說,它是一個良好運用的範例。「它是對著法官呈現,而不是陪審團,同時這也不被當作是證詞,對於判決的影響力是有限的。」滑鐵盧大學教授 Maura Grossman 指出,可以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生成式 AI 製作內容出現在法庭,但它的製作動機、公平性與同意權都會是問題。
嚴格來說,這就是一種 Deep Fake 技術的應用,製作這隻影片的 Stacey Wales 也表示,她可以非常自私的決定內容,但最終她還是根據貝爾基身邊親友們的意見綜合描繪出他的人格,說出他可能想說的話,這一點是所有想要效法她的人必須時時注意的。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