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表示,國內上週 COVID-19 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 88.2%,推測與變異株轉換等有關,預計疫情 6 月中下旬達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上看 5.5 萬至 6.5 萬人次。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表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上升,5月11日至17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9,097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8.2%,惟低於2024年第20週2萬3,778人次;5月12日至19日新增93例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4例死亡病例。
此波疫情快速上升,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推測與國內變異株轉換有關;6週前國內以XEC變異株為主,過去5週屬於XDV變異株家族的NB.1.8.1則快速崛起,且因其有較強免疫逃脫特性,傳播力高於其他變異株,在鄰近各國也有占比較高、疫情快速上升趨勢。
羅一鈞指出,加上去年疫情高峰至今已快1年,當時自然感染產生免疫保護力的民眾,現在也降低得差不多,因此造成新一波感染。
羅一鈞預估,此波疫情將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上看5.5萬至6.5萬人次,約是去年夏季疫情最高點13萬人次的一半,並預計會持續流行到7月底。
最新主流變異株,羅一鈞說明,XDV為「重組病毒株」,大部分成分跟JN.1接近,因此雖有免疫逃脫增加狀況,但接種JN.1疫苗還是有效,藥物也仍然有效。
面對疫情,羅一鈞表示,疾管署與衛福部已做好應變準備,藥物目前儲備充足,多有達1年以上庫存,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也有5個月以上庫存,並有開口合約可再叫貨。
快篩部分,羅一鈞指出,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協調國內快篩廠商增產,預計每週醫用快篩和家用快篩可各生產7萬至8萬劑(總計約15萬到16萬劑),並可隨疫情需求再增加產能。同時已協調4大超商、連鎖藥局、社區藥局等通路,針對新冠家用快篩持續鋪貨補貨,民眾如有快篩需求,可就近詢問選購。
(作者:曾以寧;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