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中峰會本月下旬舉行,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歐盟將暫緩歐中峰會與中國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加劇雙方貿易、俄烏戰爭等問題的緊張關係。
外媒報導,歐中峰會7月24~25日在北京舉行。《金融時報》今天引述歐盟官員表示,中方多次要求峰會後就雙方氣候承諾發表聯合聲明,但歐盟拒絕,並稱除非中國承諾加強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理解並認同中國推動兩國元首發表宣言的外交價值,但僅憑這點對歐盟來說不夠。只有當大家能解決實質問題及展現野心,發表聯合聲明才有意義。
中國是主要經濟體推動潔淨能源和交通進展最顯著者,但中國仍高度依賴煤炭發電,排放量仍占全球總量33%。歐盟和中國都必須在11月巴西聯合國COP30峰會前,向聯合國提交2035年中期目標。
中國駐歐盟使團代表表示,對峰會可能涉及的氣候討論議題沒有第一手訊息。
今年歐中峰會適逢歐中建交50週年,但雙邊關係因貿易爭端及俄烏戰爭等蒙上陰影。歐盟6月才宣布反制中國醫療器材公共採購對歐商的歧視,禁止中國企業參加一定金額以上的醫療器材採購案。中國6日祭出反制措施,預算金額達4,5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8億元)以上採購案排除歐盟企業參與。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