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正遭美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深入調查,據悉與其是否妥善執行洗錢風險審查作業有關,由於摩根士丹利過去即有積極吸納高風險國家資金與客戶等紀錄,使這次調查格外受華爾街關注。
知情人士透露,這次調查範圍涵蓋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間的客戶篩查、風險評級及內控流程。報導指出,由於摩根士丹利過去即因違反洗錢措施遭到美國聯邦機構調查,因此這次調查將使其潛在可能的罰款更進一步升高。
知情人士表示,Finra已要求摩根士丹利提供其財富管理事業與交易部門中,有關美國及國際客戶的資訊,其中一項要求涉及摩根士丹利對政治敏感人士(PEPs)的處理情況,包括外國高層政治人物、其親屬或親密關係人,以及負責該類帳戶的摩根士丹利業務代表。此外,報導還指出,這次調查還涉及摩根士丹利的數位交易平台E*Trade、私人銀行與機構證券業務等單位。
過去曾因吸收貪腐與毒品猖獗國家客戶遭罰
儘管Finra並非政府機構,但依據聯邦法律,它負責監督券商業者,並擁有對違規成員處以罰款的權力。另一方面,這次調查也是Finra深度審查行動的一部分。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近年早已因違反洗錢控管遭聯準會(Fed)點名,該公司後續採取多項整頓措施,包括關閉數千個帳戶、縮減在拉丁美洲市場的業務,以及限縮高風險客戶的承作範圍。
《華爾街日報》去年 11 月報導曾指出,摩根士丹利在審查客戶時出現大規模疏失,甚至積極吸引來自金融貪腐與毒品交易猖獗國家的客戶。根據該報查閱的一份2023年銀行文件,其財富管理部門有數千個帳戶呈現出洗錢、逃稅或其他潛在非法行為的高風險特徵。
對此,摩根士丹利發言人回應,過去數年公司已大幅強化反洗錢及客戶審查機制,並強調大型金融機構接受多重監管是常態,不代表其業務出現系統性問題。
美政府部門也在調查其外國政治人物帳戶
除Finra外,美國司法部與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FinCEN)也正針對該行展開調查,鎖定對象同樣是其財富管理部門,並涉及與外國政治人物有關的帳戶。部分調查發現,摩根士丹利即便知曉特定客戶曾遭媒體指控涉及非法行為,仍予以承作並維持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聯準會近期對摩根士丹利旗下數位平台E*Trade及其存款部門在新客戶身分驗證方面給予正面評價,成為少數利多消息。
不過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則指出,該行數千個財富管理帳戶未依規定定期執行強化盡職調查(EDD),顯示高風險帳戶審查仍存漏洞。
外界分析,這波調查恐將為摩根士丹利帶來鉅額罰款與聲譽風險,後續發展值得市場密切關注。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Ajay Suresh from New York, NY, USA,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