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電動車更容易暈車?關鍵在於你的大腦還沒適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4 日 16: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電動車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搭電動車更容易暈車?關鍵在於你的大腦還沒適應

隨著電動車(EV)在全球快速普及,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一項令人意外的副作用──比起傳統汽油車,電動車更容易讓人暈車。2024 年,全球新車中有超過兩成為電動車,社群媒體上也出現越來越多乘客分享他們在電動車中感到噁心、頭暈的不適經驗。

根據法國貝爾福-蒙貝利亞爾科技大學(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Belfort-Montbéliard)博士生 William Emond 的研究,這種現象與電動車本身的設計特性有關。他指出,暈車的成因之一,是乘客大腦無法準確預測車輛運動。傳統燃油車的引擎聲、震動和轉速變化為大腦提供了可用來預測加減速的線索,而電動車則因安靜、震動少,使這些「提示」消失,大腦與身體感官接收到的訊號產生落差,進而引發暈車反應。

除了缺乏引擎聲,電動車特有的「再生煞車」(regenerative braking)系統也被證實與暈車有關。研究顯示,這種減速方式會產生較平緩卻長時間的運動變化,容易造成感官混亂。2024 年一項實驗發現,再生煞車強度越大,乘客暈車的機率也越高。

研究也發現,首次或不常搭乘電動車的人較容易出現不適,因為他們的大腦尚未適應這種新型的移動環境,這與人們初次進入零重力狀態容易頭暈嘔吐的情況相似。

科學家目前正研究以視覺提示、震動反饋等方式,協助乘客預測車輛動作,以降低電動車所引發的暈車反應,特別是在自駕車或後座乘客身上效果更顯著。隨著電動車逐漸成為主流,這些研究將有助於改善未來的乘坐體驗。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