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買房對多數首購族來說,就像是在追逐一輛不會停下來的列車。價格一路飆漲,貸款條件收緊,錯過就怕再也追不上。
但如今,房市出現微妙變化。6月房貸逾期金額終止連續上升,成為近來市場傳出的正面訊號。雖然利率仍高、政策未鬆,但交易冷卻帶來的是屋主心態轉變、談價空間加大。這對還在觀望的首購族而言,或許不是風險增加,而是談判桌上終於多了一張椅子。
房貸逾期止升、金融風險回穩,買房不再是單方冒險
數據顯示,6月房貸逾期金額首度停止上升,這對市場來說不是小事。它表示銀行端正在重新調整節奏,積極處理壞帳、強化風險控管,這種動作說明一件事:金融體系正在穩定,而非惡化。這對自住型買家尤其關鍵。當銀行願意重新開放信貸空間,首購族的房貸申請不再像前幾年那樣「綁手綁腳」,也不容易陷入突如其來的緊縮風險。
換句話說,過去你一人面對市場變化,如今至少能和銀行站在同一陣線。這雖不代表可以大膽進場,但至少代表你可以更有信心去試算、去申請,甚至開始與銀行談條件。而且當壞帳風險下降,也意味著你買房之後,市場不太可能立刻面臨「全面下修」的衝擊,這對穩定性極為看重的首購族來說,是一種久違的安全感。
屋主讓價意願升高,議價空間回到買方手中
市場熱絡時,屋主不願讓價、成交期短、選擇少,首購族即便有預算,也很難真正「選房」。但現在,交易量下滑讓市場進入一種「重新洗牌期」,也讓屋主態度開始軟化。部分原本開價過高的物件,已經出現議價空間;甚至有些屋主因為長時間賣不掉,主動下修價格或附贈裝潢、車位。
這正是首購族應該把握的談判優勢期。你可以更有餘裕去比價、篩選,也能針對付款條件、交屋時程進行談判。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可以具體體現在每一筆實價登錄、每一次談價成功的實例中。現在的你,不需要追高,更不必搶快。你要做的是善用這個冷卻期,去找出那些「價格合適、產品合理」的房源,然後在合理評估風險後果斷出手。因為這樣的市場優勢,不會永遠存在。
利率與限貸仍高,進場前需做好準備
儘管市場出現讓利跡象,但也不能忽視現實挑戰:目前房貸利率依舊偏高,限貸措施仍未鬆綁,首購族面對的財務壓力並未真正下降。這表示,進場策略不能只是看到房價稍降就貿然決定,更要懂得預估未來5年至10年的收支結構、準備足夠的自備款與備用金、仔細試算每月還款佔可支配所得的比例。換句話說,這不是買房的好運氣時機,而是買房的高效率規劃時機。
對首購族而言,這段時間反而可以成為一個「鍛鍊財務體質」的黃金期。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存款目標、優化信用紀錄、與銀行建立良好往來,那麼等到下一波市場回暖時,你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買家。買房從來不是「一筆交易」,而是「長期營運」。真正的首購成功者,不是搶得最快的人,而是準備最充足的人。
你是否懂得在高利環境中設計合理的還款結構?
市場的確在降溫,數據也開始出現轉折,屋主讓利、銀行穩定、議價空間浮現,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機會。但機會不是答案,答案還是回到你身上:你準備好了嗎?不是問房價會不會再跌,而是問你的財務體質是否足以承擔風險;不是問利率什麼時候降,而是問你是否懂得在高利環境中設計合理的還款結構。
對首購族來說,現在或許是「能進場」的時機點。懂得分析,才能抓住節奏;懂得規劃,才能安心入住。房市會不斷波動,但你的選擇,可以穩定你的人生。從這一刻開始,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步,不是追高,也不是退場,而是理性而堅定地,走進屬於你的第一間家。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