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十年中,東亞地區的空氣污染清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改善了當地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清理行動可能無意中加速了全球變暖,因為去除的污染物質(如硫酸鹽氣溶膠)本來有助於降低地球的溫度。這項研究由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氣候與大氣科學高級研究員比約恩·H·薩姆塞特(Bjørn Samset)主導,他指出,污染的空氣可能掩蓋了全球變暖的真實影響。
研究指出,東亞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北韓、蒙古,甚至台灣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近年來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做出重大努力。特別是在中國,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的措施使得空氣品質得到顯著改善。根據權威數據,自2013年以來,東亞地區的二氧化硫污染量已減少約75%。
這項研究還發現,自2010年以來,東亞的排放減少可能導致全球表面溫度上升的速度增加了攝氏0.05度(約華氏0.09度),這解釋了自2010年以來全球表面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06度的平均速率。這一發現突顯了氣候變化的複雜性,以及在應對空氣污染和全球變暖之間的微妙平衡。此外,減少空氣污染對健康的改善也不容忽視,相關研究顯示,空氣品質的改善有助於降低呼吸系統疾病和相關死亡率。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時,必須考慮到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
- New climate study revisits link between air pollution in East Asia and global warming
- Faster global warming linked to Chinese aerosol cuts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