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數位時代,許多人喜歡將個人照片上傳至聊天機器人,特別是為了轉換成有趣的卡通角色。然而,這種行為潛藏著嚴重的隱私風險。近期一位作者在家庭聚會中,看到經 AI 處理的家庭照片,心生警覺,擔心影像可能被用於不法用途,如深偽技術(Deepfake)等,對個人造成嚴重傷害。
專家如史丹佛大學人本人工智慧研究所研究員Jennifer King指出,當用戶將資訊輸入聊天機器人時,便失去對該資訊的全部控制權。OpenAI與Google也呼籲使用者避免分享身分證號碼、住址、醫療與財務資訊等敏感內容,因為這些數據一旦被保存或遭駭客利用,將導致隱私洩露與安全威脅。
此外,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坦承,儘管平台設有聊天紀錄自動刪除機制,但使用者資料仍可能被法院調閱,這突顯現代數位隱私保護的複雜挑戰。尤其涉及未成年人及未經同意使用的照片,家長與用戶更應提高警覺。
使用者在上傳任何照片前,應確認照片中所有人物同意上傳,仔細判斷照片是否含有位置或其他敏感資訊,並詳細閱讀聊天機器人的隱私政策。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個人隱私曝露的風險。
(首圖來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