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涵蓋 163 個國家、近 200 萬名參與者的全球研究發現,13 歲之前首次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心理健康指標顯著下降。
研究指出,早期使用者更可能報告自殺念頭、情緒調節困難、自我價值感降低及與現實脫離的感受,尤其女性受影響更甚。每多用手機一年,其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Sapien Labs首席科學家Dr. Tara Thiagarajan表示,除了傳統的焦慮與抑鬱,現代青少年還呈現攻擊性增加及現實感脫離的症狀,這些問題如不加以管控,將對社會構成重大挑戰。
研究強調,負面心理影響除可能與早期接觸社群媒體相關外,還與網路霸凌、睡眠中斷和家庭關係惡化密不可分。研究呼籲各國政策制定者加強對13歲以下兒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限制,並推動數位素養教育及企業自律來共同保護年輕使用者。
目前法國、荷蘭、義大利及紐西蘭等國在校園中已實施智慧型手機使用限制,而美國紐約州也成為最大全面禁止學校內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州,加入阿拉巴馬、阿肯色等數州的行列。
儘管研究基於受訪者自我報告數據,尚缺乏獨立驗證及明確因果關係,但專家們普遍認為,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採取預防措施仍迫在眉睫。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