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字幕外,透過 YouTube 多語言音軌(multi-language audio)功能,創作者可為影片新增其他語言的配音,讓更多觀眾理解影片內容。
經過 2 年與少數創作者合作測試下,Google 宣布 YouTube 多語言音軌功能正式上線,將在未來幾週內向全球數百萬創作者提供這項功能。對觀眾而言,可在影片選擇不同的「音軌」,更能理解理解影片內容。
符合資格的台灣創作者將能運用多語言音軌功能,觸及更多世界各地的觀眾。
多語言音軌發表時,起初僅限少數創作者參與測試,包括 MrBeast、Mark Rober 以及名廚 Jamie Oliver(傑米奧利佛)。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創作者需與第三方配音服務合作,直到 YouTube 推出以 Gemini 技術為基礎的 AI 自動配音工具,能夠模擬創作者的語氣,為影片生成多種語言的翻譯音軌。
YouTube 表示,參與測試的少數創作者取得顯著成效。平均而言,使用多語音軌的影片,有超過 25% 的觀看時長來自非影片主要語言的國外觀眾,例如 Jamie Oliver 的頻道使用多語言音軌後,觀看量達到原先的 3 倍。
與此同時,YouTube 也透過少數創作者測試多語言縮圖,讓他們根據觀眾選擇的語言呈現影片縮圖,有助於吸引國外觀眾點擊觀看。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創作者和廣告主所舉行的 2025 YouTube Brandcast 年度盛會 11 日於台北登場。Google 提出多項數據,YouTube 在台灣的整體觀看時長,在 2025 年 6 月相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 10%。此外,87% Z 世代觀眾同意 YouTube 讓他們能夠深入探索自己關心的話題。這樣的信任也轉化為影響力,81% 觀眾認為 YouTube 有值得信賴的創作者內容,能幫助他們評估想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
(首圖為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