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藍光無關,研究:睡不好是因為滑社群媒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5 日 11:11 | 分類 社群 , 科技生活 , 網路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與藍光無關,研究:睡不好是因為滑社群媒體

人們滑手機都在滑什麼,肯定不會是一些營養的內容,若是在睡前滑手機,睡眠品質會受影響。研究發現,螢幕的藍光會延遲褪黑激素的分泌,但睡不好的原因不能怪藍光,而是看社群媒體。

科學家一直在呼籲,睡前不要玩手機,一項針對挪威 4.5 萬年輕人的調查發現,在床上使用螢幕,會使失眠風險增加 59%,睡眠時間減少 24 分鐘,但研究認為,主要影響是使用時間長短,與螢幕活動的類型無關。

雖然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將螢幕時間做為睡眠不足的罪魁禍首,但越來越多證據指向人們查看社交媒體的頻率,以及他們的情感投入程度,甚至比他們上網的時間長短更為重要。

社會心理學家表示,睡眠不只是一種個體行為,睡眠也受到我們社會環境和社會關係的影響。研究人員開始關注人們對社群媒體使用的情感連結,他們認為,人們在社群媒體上的情感互動方式,對睡眠品質的影響,可能比他們上網的總時間更大。

情感投入太多影響睡眠

2024 一項對 830 名年輕人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頻繁存取社群媒體和情感投入,比總螢幕時間更能預測睡眠品質。研究分析,主要干擾因素是睡前認知喚醒和社會比較。

在社群媒體上瀏覽令人負面訊息和情緒化的內容,會讓大腦保持高度警覺,更難放鬆和入睡。這些情緒刺激的內容,都會引發認知和生理喚醒的增強,因此延遲睡眠。此外,睡前瀏覽理想化的社群媒體貼文,會導致向上的社會比較,增加壓力,使睡眠更加困難。

FOMO 心理成睡眠障礙

雖然各種研究都警告,睡覺時間滑手機會導致睡眠時間縮短、就寢時間延遲和睡眠品質下降,但人們很戒掉睡前滑手機的習慣。一個原因是渴望保持聯繫的心理,研究顯示,害怕錯過 (FOMO) 心態的水平越高,夜間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就越高,睡眠品質就越差。研究人員指出,對新消息、貼文或更新的期待,會營造一種社交壓力,迫使人們保持在線,強化推遲睡眠的習慣。

這些因素使社群媒體不只是一種被動的干擾,還會成為睡眠的主動障礙。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要改善睡眠品質,減少螢幕時間可能還不夠,減少人們查看社交媒體的頻率,以及對社交媒體的情感聯繫,才能促進更健康的睡眠習慣。

解決辦法無他,就是戒斷。在睡前讓大腦有時間放鬆,睡前 30 60 分鐘避免接觸情緒激動的內容,以其他活動如閱讀紙本書、伸展運動等睡前儀式來取代螢幕,並將手機設置為飛航模式或直接放在臥室外面,避免深夜查看的誘惑。打破睡前滑手機的習慣,只能靠自己有意識的察覺,減少無意義的瀏覽,讓睡眠優先,其他事情等天亮了再說。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