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再次拋出美國公司應停止每季公布財報,改成半年報。他認為這可節省資金,並讓經理人專注經營公司。同時也表示,中國管理公司有 50~100 年視野,美國卻持每季經營觀點,暗示每季財報不利企業長期發展。
CNBC 報導,此議題並非首次提出,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內,便要求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研究此問題,但當時未有任何建議。2018 年波克夏海瑟威的巴菲特和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 也曾投書《華爾街日報》,倡導取消每季出財報,因他們都認為,單季獲利常導致短期利潤不健康關注,犧牲了長期策略、成長和永續性。2025 年稍早,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和長期股票交易所(Long-Term Stock Exchange)交易平台也支持減少財報公布頻率,以利公司長遠發展。
現行法規定第一季都要公布財報,但獲利預測公司自由決定。若要修改規定,可由 SEC 或國會執行。專家指出,修法無需國會支持,只需 SEC 委員會多數票即可通過。目前共和黨在 SEC 有 3:1 投票優勢,還有一個空位,故川普發言必須認真視為可能性之一,過程約耗時 6~12 個月,但 SEC 一定程度能獨立運作。
但每季財報的支持者認為,這給投資者及時機會以及確保上市公司透明度。投資機構 B. Riley Wealth Management 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 表示,當你權衡利弊時,季財報優點高於缺點,他認為等六個月才能有官方結果,會有更多麻煩,而非好處。
儘管川普提及中國,但中國公司財報要求其實與美國類似,甚至更嚴格,需提交單季、半年及年度財報。不過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僅需每六個月出財報就好。川普提議更接近英國和歐盟慣例,公司需提交半年報,但可選擇性公布季財報。Art Hogan 認為,美國和歐洲公司不完全一樣,因歐洲市場缺乏市值達兆美元、年收入成長 60%,或毛利率超過 50% 的美國大型企業。投資者最好擁有更多而非較少資訊。美國會計準則(GAAP)也有助財報標準化,使透明度和可靠性居世界前列。
截至目前,SEC 主席 Paul Atkins 尚未表態。白宮拒絕回應川普發文。如果 SEC 考慮改變單季財報制有進展,又會引發公司何時與如何公布財報等問題,並對公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首圖來源:Flickr/The White Hous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