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交通監理單位又盯上特斯拉,這次是針對 Model Y 的電動車門把手,可能無法作動,導致乘客被鎖在車內的問題,影響範圍可能多達百萬輛車。
彭博新聞上星期發表了一篇特斯拉「死亡車門」專題,報導了多起車輛在失去動力後,車門無法開啓而導致重傷及死亡的事件,引起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關注,並於昨日正式展開調查。首批調查的對象是 2021 年生產的 Model Y,數量約為 17.4 萬輛,但這只是第一步。
NHTSA 表示,從 2018 年開始他們總共收到 140 件,關於特斯拉電動車門無法開啓或是錯誤作動的投訴,他們打算藉這次調查,徹底檢驗特斯拉車門是否有設計不良,視情況擴大調查,範圍可能長達 10 年、數百萬輛車。
提到特斯拉車門,台灣人肯定會聯想到林志穎火燒車事件,NHTSA 也一樣,他們列為最優先調查的對象,就是有小孩的車主。別說是車輛起火的極端狀況,即使在安全情況下,如果嬰兒被鎖在車子裡面,哪個家長不會心急如焚?在一系列投訴案件中,甚至有車主為了把小孩救出來,情急之下只能打破車窗救人。
電動車門並不是只在車禍後會出問題,許多投訴車主表示,當車輛的電量過低時,就可能發生車門無法開啓的情況。
儘管特斯拉有設計了緊急開門手把,但位置並不明顯,車主如果沒有閱讀操作手冊可能不知道在哪,更別說是日後 robotaxi 的乘客,鐵定更難找到。既然你來都來了,就順便學一下怎麼開吧。
▲ 前後門的手動開關使用方式也不同,建議車主要先練習一下。
話又說回來,只有特斯拉遇到這種問題嗎?當然不是,我自己試駕、試乘這麼多新款電動車,也發生過幾次被鎖在車內的狀況,但多數是操作與設定上不熟悉導致,可是考慮到真正致命的危險,必須要分兩部分來看。
第一是上面提到的車內緊急開關,它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使用,而且也必須要有。那就回到一個問題:用按鈕開門的意義是什麼?身為科技媒體,我很討厭「科技感」,科技就應該是解決問題、增加效益,如果車門必須有一個斷電時可用的機械式開關,是不是要考慮將它做得更好用、更輕鬆,而不是把它藏起來?
第二是車外的部分。不僅特斯拉,許多車廠都使用了「隱藏式手把」設計,除了「奢華科技感」,實際上對於風阻係數也有一咪咪貢獻(約 0.01 Cd),然而在斷電時,這個把手會不會自動彈開,還是鎖在隱藏位置?這就是致命細節。
Euro NCAP 測試中心,已經將事故後車門自動解鎖納入評分項目,中國政府則傳出正研議禁用隱藏式手把。據中國碰撞測試統計,當車輛遭受側面撞擊時,電子門把成功彈出的機率約為 67%,過去兩年有許多中國新創車廠,為了噱頭大量採用電子門把,結果就發生冬天時門把結凍、進水造成短路等無法開門的狀況。
雖然這次調查是針對特斯拉,但希望所有車廠在設計車門內外把手時,都能夠參考這些案例,避免因為那小小的視覺體驗,造成安全隱憂。
(首圖來源: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