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AI)晶片新創 Groq 週三(17 日)證實,公司完成新一輪 7.5 億美元融資,事後估值達到 69 億美元,高於 7 月時的傳聞,當時傳出 Groq 的融資規模約 6 億美元,估值接近 60 億美元。
Groq 之所以炙手可熱,是因為它正試圖打破 NVIDIA 對科技產業的壟斷地位。Groq 的晶片並非傳統驅動 AI 系統的 GPU(圖形處理器),而是稱為「LPU」(Language Processing Unit,語言處理單元)。Groq 稱其硬體為「推論引擎」,專為快速、高效執行 AI 模型所設計的特殊運算設備。
Groq 的產品主要面向開發者與企業,提供雲端服務或本地硬體叢集兩種形式。其中,本地硬體是一個伺服器機櫃,搭載一組整合的軟硬體節點。
無論是雲端還是本地硬體,都能執行熱門模型的開源版本,如 Meta、DeepSeek、Qwen、Mistral、Google 和 OpenAI 的模型。Groq 表示,公司的解決方案能以顯著更低的成本,維持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提升 AI 效能,勝過其他替代方案。
Groq 創辦人 Jonathan Ross 先前在 Google 負責開發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張量處理單元)晶片,TPU 是專為機器學習任務設計的專用處理器。TPU 在 2016 年正式發表,至今仍是 Google Cloud AI 服務的核心基礎。
Groq 表示,目前已有超過 200 萬名開發者使用其 AI 應用,遠高於一年前透露的 35.6 萬名開發者。
此外,Groq 同時也銷售資料中心運算能力。該公司去年 8 月以 28 億美元估值融資 6.4 億美元,根據 PitchBook 估算,Groq 迄今已累計募資超過 30 億美元。
最新一輪的融資由投資公司 Disruptive 領投,參與的公司還包括貝萊德(BlackRock)、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德國電信創投(Deutsche Telekom Capital Partners) 等機構;既有投資者如三星、思科、D1 和 Altimeter 也參與本輪投資。
(首圖來源:Gr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