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沒到 17.5 萬美元者,支出頂多跟上通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9 日 9: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年薪沒到 17.5 萬美元者,支出頂多跟上通膨

美國經濟或說全世界多數國家,現在經濟看愈活躍的原因,都是來自少數富人。穆迪經濟學家馬克贊迪提出最新數據證實美國經濟的不平衡,聯準會主席鮑爾也表示,美國正透過「AI 建設」看到異常龐大的經濟活動,而且偏向富人。

8 月零售額數據顯示,整體支出仍保持強勁,在截至 8 月的三個月中,收入最高的 10% 人口占所有支出的近一半。穆迪數據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的支出成長幾乎完全來自最富裕的家庭,推動經濟成長的是收入最高的 20%,收入分配最頂層 3.3% 的家庭過得更好,剩下 80% 的家庭,年薪在 17.5 萬美元以下的,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們的支出只是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

只有最有錢的人在多花錢

100 個基點,相當於 1999 年第四季的支出水準為基準,美國最高收入者,屬於 96.6% 100% 類別的人,支出已增加至約 170 個基點。相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的支出則增加至約 120 個基點。話雖如此,消費者物價指數從 2020 年第四季到最新數據幾乎遵循相同的軌跡,就代表支出只與通膨保持一致。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警告,雖然美國就業成長放緩且物價上漲,但零售額依然保持韌性,因為任何支出的成長,現在都來自非常狹窄的人群,因此美國經濟前景,實際上已經與國家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和信心「掛鉤」。由於經濟日益「束縛」於高收入者,他們的財富持續飆升,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覺得經濟對他們不利。

美國經濟成長約 70% 來自消費支出,但多數家庭只能勉強維持生計。這種需求狀況呈現出分析師所稱的 K 型,許多家庭削減必需品支出,而較富裕的家庭則繼續在旅遊、科技和奢侈品上支出。

鮑爾擔憂 AI 將擴大不平等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美聯儲最新政策會議後告訴記者,支出很可能向高收入消費者傾斜,有很多傳聞證據證明這一點。儘管整體 GDP 成長率保持在 1.5% 以上,但成長的組成並不均衡,與以往的房地產或製造業繁榮時期不同。

確實,光是微軟、輝達、蘋果、AlphabetMeta、亞馬遜和特斯拉這七家公司,就占據標準普爾 500 指數市值的 30% 以上。它們持續的 AI 資本支出,仍使企業投資保持正成長。高盛估計,今年春季企業資本支出較去年同期成長 7%,其中幾乎全部來自 AI 支出。

雖然富裕家庭繼續大手大腳地花錢,企業也向尖端科技領域投入大量資金,但「大學畢業生、年輕人和少數族裔」在如今降溫的勞動力市場中仍然難以找到工作。

鮑爾認為,「異常龐大」的 AI 投資或許能維持營收成長,但對整體勞動市場的提振作用甚微。加上經濟成長集中在 AI 和富人群體,有可能加劇不平等。但經濟至少不致於崩潰,馬克贊迪說,只要富人繼續花錢,美國經濟就應該能避免衰退。換句話說,現在我們能維持生計,還要感謝富人。

(首圖來源:Flickr/EU Civil Protecti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