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調整,可兼顧保護邊際勞工與維持台灣經濟成長動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5 日 7:4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最低工資調整,可兼顧保護邊際勞工與維持台灣經濟成長動能

在上週電價審議結果確定後,明年最低工資的審議也將在本週五進行,雖然最低工資的審議會議尚未開始,但是,勞方與資方已在許多輿論管道分別就最低工資的調幅提出不同的看法。最低工資的調漲是資方成本的上漲與勞方所得的增加,勞資雙方對於最低工資的調整意見相反應不意外。由於川普自八月初開始對於各國加徵對等關稅,因此,川普關稅政策必然會是影響最低工資調幅的重要因素。

本專欄要提醒的是,最低工資主要的目的在照顧「邊際勞工」的基本生活所需,若審議會將最低工資當成一般受薪階級的薪資審議,就會讓最低工資的審議目的失焦。

首先,最低工資與電價審議不同之處在於,電價不調或調幅過低,虧損是由純國營的事業承擔,但是,最低工資若未合理反映生活成本的上升與邊際勞工薪資談判力的不對等,則最低工資調幅過低的代價則是由邊際勞工「自行吸收」。最低工資調整可能讓企業的獲利降低,但是,最低工資調幅不合理是會影響邊際勞工的基本生活與增加社會成本,這也是近年政府希望有序調整最低工資(原稱基本工資)的原因。

平心而論,降低成本是企業提高獲利的方式之一,但是,最低工資則是保護邊際勞工基本生活的唯一方式,因此,最低工資是否調整仍應回到「確保勞工合理之最低工資,提高勞工及其家庭之生活水準」的立法目的。

其次,最低工資法第九條第一項明訂「最低工資之審議,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擬訂調整幅度。」除了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外,反映經濟表現好壞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也是得參採指標之一。

低所得家庭的CPI年增率較高所得家庭高出許多

第一,就CPI而言,根據主計公布的今年前八月CPI年增率為1.83%。若依據所得層級來計算CPI年增率,則低所得級別今年1月到8月的平均CPI年增率為2.03%,中所得家庭為1.89%,高所得家庭為1.7%。由於低所得家庭的食物類支出占比較大,因此,其面對的物價漲幅也較高。就領取最低薪資的邊際勞工而言,食物類支出的占比往往也是最高的,故其面對的物價漲幅可能又會更高,因此,在進行最低工資的審議時,若僅是按照法律明定的CPI年增率進行調整,則可能無法達到保護邊際勞工的目的。惟法律僅是審議會討論最低工資調幅的最低標準,低所得家庭所面對的CPI年增率亦可納為重要的參採指標。

第二,就GDP而言,由於台灣今年1月到8月出口增加主要來自於「資通與視聽產品」業,且電子與資通產品的總出口比重達74.8%,因此,資方認為經濟成長的主要貢獻主要來自於特定產業的出口增加,並非所有的產業的表現不錯,因此,資方認為若僅是以GDP年增率作為提高最低工資的參採指標應謹慎。

減少最低工資的調幅無法解決「企業家能力低」所導致的低利潤問題

再者,勞動、土地、資本與企業家能力為經濟體系的四大生產要素,四大生產要素所對應的報酬分別為工資、地租、利息與利潤。若廠商是因為對等關稅的外在衝擊而使得其利潤降低,則將川普關稅納為最低工資調整的討論是合理的。但是,若企業的利潤降低是因為廠商本身的企業經營能力不足所致,則廠商希望藉由壓低最低工資來維持其利潤將沒有說服力。事實上,許多企業家能力不足的廠商近年所面對的最大挑戰並非對等關稅,而是中國的生產過剩的問題,因此,將獲利不佳都推給對等關稅是不正確的。

最後,缺工議題是近年許多產業工會期待政府解決的問題,許多觀光旅宿業者也希望政府開放外籍移工,政府也開放更多外籍學生來台實習以舒緩企業缺工的壓力。即使考慮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產業缺工的問題仍會持續,此時,最低工資的提高雖然會影響產業的獲利,但也可提高勞工就業或外籍學生實習的誘因,故調漲最低工資不僅可以保護邊際勞工,也是維持台灣經濟成長動能,該做的事。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