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玩過頭,美國汽車供應鏈集團 First Brand 宣告破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30 日 10:07 | 分類 交通運輸 , 公司治理 , 理財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槓桿玩過頭,美國汽車供應鏈集團 First Brand 宣告破產

汽車零組件供應商 First Brand 集團今天向法院宣告破產,然而問題的主因並非產業轉型,而是公司財務玩太兇,導致這家資產十億美元的企業負債可能高達 500 億美元。

股市玩家大概都知道「借錢買股」的槓桿投資法,而汽車零件供應商 First Brand 則是開槓桿來買公司,藉此擴大市佔,然而最終玩過頭,這家資產約 10 億美元,手頭現金可能不到 8 億美元的企業,負債估值卻高達 100~500 億美元。

First Brand 已經在美國時間 9 月 29 日向法院申請 Chapter 11 破產保護,據公司表示,他們已經獲得一組投資人同意,在法院監理下投資 11 億美元協助 First Brand 重整公司財務,在此期間全球營運暫時不受影響。

這家 First Brand 集團,是專注於汽車售後市場零件的大型供應商,旗下品牌包括 Raybestos 煞車系統、TRICO 雨刷、FRAM 空氣過濾器和專門生產副廠傳動零件的 Cardone,他們的產品競爭者多、可替代性高,銷售通路則是以 Walmart、AutoZone 等零售商為主,沒有獨特性,因此 First Brand 採取一項大膽激進的經營策略:把對手跟夥伴都買下來。

2023 年併購 Horizon Global 這家全球等級的汽車零件供應商,2024 年收購汽車 LED 國際大廠 Lumileds,拿下在中國、德國和波蘭的工廠,2025 年又併購法國車用塑膠廠 Novares。First Brand 主要的品牌有一部分也是透過併購取得,透過連續大手筆併購,建造了龐大的汽車零件帝國,然而這些資金其實全都是靠舉債而來。

玩弄供應鏈融資的兩面手法

不過公司舉債通常都有紀錄,槓桿也不可能無限制的開,First Brand 為何可以玩到 10~50 倍呢?關鍵就在於他們使用「供應鏈融資」當做掩護,這種融資通常被視為應收帳款,通常不會列在資產負債表上,讓公司財報看起來債務不高,流動性充裕,實際上是拿資產換現金,一旦資金緊繃就會嘎爆。

台灣也有一家知名大廠,付款期限出了名的長,所幸沒有爆發周轉問題,但國外案例近年來卻不少,像是英國 Greensill Capital 和瑞士信貸,鬧出了高達 100 億美元的應收帳款缺口,最終只收回 74 億美元。

相比之下,First Brand 玩得更兇,他們甚至成立了十幾家專門用來借錢的子公司,擴大融資規模,再進一步將公司預開的發票賣給金融機構,提前換取現金,同時對上下游出手,從兩個方向賺時間差。最終引爆危機的是在今年 9 月,他們再次試圖融資 60 億美元失敗,引發債券市場交易價暴跌,部分資產被銀行凍結後,資金徹底斷鏈,才揭露這個龐大的騙局。

First Brand 雖然未上市,但其規模龐大牽連甚廣,目前超過 10 家關聯企業同步聲請破產,負責承銷的金融機構 Jefferies 和 Millennium 也曝險。台灣汽車零件供應商永新-KY,目前也有總計 4.99 億新台幣的應收帳款落在 First Brand 的子公司,已經透過美國律所處理,初步預計於 10 月 6 日起,每週還款 40 萬美元,之後逐步調升為 55 及 70 萬美元。

(首圖來源:AI 生成)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