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英特爾於自家舉辦的 Intel Tech Tour 揭露了更多有關 Panther Lake 的細節,除了具備自家最新 18A 製程的 CPU 以外,具備整個顯卡事業最先進 Xe 3 架構的內顯單元亦是一大亮點。
不僅如此,英特爾也同步為其發表了自家的升幀技術XeSS的第三代。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和NVIDIA DLSS 4旗下MFG類似的XeSS-MFG(Multi-Frame Generation)多幀生成技術。這也讓英特爾成為了繼NVIDIA之後,市場上第二家擁有多幀生成技術的廠商,AMD的內顯會不會因此有大麻煩?
(Source:影片截圖,下同)
英特爾雖然在獨立顯示卡市場仍處於弱勢,但其內顯受惠於較高的CPU市占,再加上從Meteor Lake開始換上ARC內顯,已慢慢追上AMD。之後的Lunar Lake,更是以其Xe 2架構的內顯和AMD的Strix Point或Z2打得有來有往。但AMD的內顯得益於更成熟的驅動和更豐富的遊戲體驗增益技術如(FSR或AFMF),外界多半還是認為AMD的內顯優於英特爾,從兩家目前於電競掌機市場的占比便可看出端倪。
(Source:英特爾)
多幀生成技術不是萬靈丹,但仍有特長之處
然而這樣的態勢,很有可能在英特爾推出XeSS 3之後徹底翻轉。有別於AMD只讓桌上型GPU如RX 9000支援自家最新的FSR 4,XeSS 3可支援任何一款擁有XMX單元的ARC GPU,這也意謂著XeSS 3也可支援Lunar Lake的內顯和即將和Panther Lake一起亮相的Xe 3架構內顯,成為整個GPU市場上唯二支援多幀生成技術的內顯。
多幀生成技術雖然一開始因為NVIDIA的過度吹捧而被市場罵翻,但隨著時間過去,市場已經慢慢了解到雖然其不是萬靈丹,但確實能大幅提升遊戲畫面的流暢度。再加上會用內顯進行娛樂的使用者要不對圖形效能要求不高,要不使用螢幕較小的掌機做為主要遊戲工具,是以XeSS 3能夠大幅提升這些族群的娛樂體驗,也會對AMD目前看似穩定的內顯帶來大麻煩。
所以AMD就只能看著英特爾在Panther Lake時代把內顯效能拉到足以幹掉自己的境界?FSR 4受制於採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去升幀或是生成額外的遊戲幀,其要求須具備RDNA 4架構的GPU方可支援,這也意謂著連自家現行最高規的890M內顯(RDNA 3.5)也無法支援,恐怕要到Zen 6時代才能在內顯上看到FSR 4的身影。如果XeSS 3能如期上市,那英特爾就很有機會一舉扭轉內顯市場的戰局,也有助於其在電競掌機甚至家用主機市場的攻城掠地。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