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10 月 21 日誕生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後,日經指數衝破 52,000 點的史上新高點,日本央行 10 月會議以 7 比 2 決議維持利率在 0.5% 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但由於日本股市的報酬率相較美國股市更好,美國投資人對日本股市興趣大增,資金湧入成為日股上升動力。
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師 Bruce Kirk 表示,美國資金流入的速度是從「安倍經濟學」以來所見最快的模式,而美國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積極參與度已達到 2022 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反映日本股票今年以來以美元計價的強勁表現。
日元今年以來上漲 2.5%,受惠首相高市早苗刺激政策點燃市場樂觀情緒,日經 225 指數今年以美元計價已上漲約 30%,遠超過標普 500 指數 14% 的漲幅,而美國資金參與度不斷提高,可能代表著日本股市的一個關鍵轉捩點,預示著市場驅動力可能從價值股轉向成長股。
日股強勁的表現帶動台股十檔日本 ETF 跟著飆漲,根據 Cmoney 統計數據顯示,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今年以來飆逾 40.72%,再來是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40.66%,還有中信日本商社(00955)、元大日經 225(00661)、國泰日經 225(00657)都超過 20%。

野村投信表示,日銀升息僅是「時間早晚」問題,截至 11 月 3 日,今年以來外資累計買超日股金額擴大至 6.5 兆日圓 ,顯示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日股,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本股市注入新動能。
美財長貝森特呼籲日本首相給日銀政策空間,日圓一度升值至 151.53,日本野村資產管理分析,短期日圓可能貶至 154 至 155 區間,但長期不會持續貶值,回到 140 至 150 區間機率高,原因包括美日利差收窄、政府干預可能性、美方口頭施壓等。
野村日本東證 ETF 經理人張怡琳指出,從 30 年的通縮的困境進入通膨的環境,有利消費與企業支出,政經改革紅利逐漸發酵,寬鬆貨幣與疲弱日圓吸引資金,巴菲特長期持有日股,因日本企業股東權益報酬率提升,公司治理改革推動資本效率,顯示日股仍具吸引力。
中信日本半導體經理人許家瑜表示,00954 最大成分股愛得萬測試(Adventest)單日大漲逾 20%,市場看好其在半導體製程中的關鍵地位,受美日關係融洽帶動投資情緒,無疑是日本股市中最具潛力的高成長板塊之一,可望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中受益。

有別於日本 ETF 的競爭賽道,看好日本市場正迎來新一波長期成長契機,聯邦投信推出「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採取「股、債、REITs 合一」的動態均衡配置策略,讓投資人能同時參與多重資產的收益來源,分散單一資產集中度風險。
聯邦投信指出,基金核心選債以投資等級為主,兼顧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平衡;股票部位則聚焦日本產業趨勢龍頭產業,搭配日本 REITs 的資金輪動契機,有助平滑整體報酬波動,面對全球利率轉折與資金重新配置潮,日企美元債結合成長潛力強勁的日本股市與 REITs 將是 2026 年的新焦點。
法人表示,隨著政治不確定性下降,日本股市有機會持續上攻,日經指數中期有望挑戰新高,主要驅動日本股市未來上漲的因素有日本企業堅強的獲利能力,而在公司治理改革上持續進步提升股東權益,相對便宜的評價及對高市早苗政策期待的外資買盤。

(首圖來源: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