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AI)迅速改變商業決策的時代,領導者的責任感已成為新的貨幣。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專業研究學院院長 Jason Wingard 的觀察,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領導者不僅需要具備技術流利度,更需具備 AI 的問責能力。到2030年,技術不會取代領導者,而是將他們的能力暴露無遺。
最近,一家零售公司的首席財務長(CFO)面臨了一個尷尬的局面:一個AI驅動的定價工具在3,000個零售店鋪中推出,旨在自動優化利潤。然而,僅僅48小時後,顧客在社群媒體上發現產品價格從6.99美元飆升至19.99美元,導致銷售額驟降。這一事件突顯了技術執行的完美與領導失責之間的矛盾。
AI的影響無處不在,從員工使用聊天機器人撰寫客戶郵件到銀行的貸款算法拒絕合格借款人,這些都顯示出AI在各層面工作的風險。如今,AI不僅是創新的象徵,更是需要負責的營運工具。每一個自動化決策都承擔著財務、聲譽和道德的重擔。
隨著AI的普及,許多領導者仍將AI失敗視為技術故障,但實際上這是治理的缺口。根據研究,未經倫理審查的公司在合規事件上發生的次數是其他公司的五倍。這意味著,忽視AI問責的代價不僅僅是罰款,而是市場信任的喪失。
董事會現在被期望證明AI系統符合受託責任,這一新標準類似於網絡安全治理,強調監督、審計和保證。隨著組織在AI使用上的成熟,領導者的角色也在迅速演變,未來的領導者將不僅僅依賴於績效指標,還需考量所部署系統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在這個不斷演變的環境中,問責已成為領導者的重要績效指標。當模型失敗時,關鍵問題不再是「誰建造了它?」而是「誰對結果負責?」因此,未來的CEO必須掌握AI問責能力,因為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僅僅在變革中領導是不夠的,還必須對其結果負責。
- AI-Accountable Leadership Is The New Currency
- The New Employment Deal: What Your Workers Really Want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