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掀起叫車平台風潮後,如今美國還有 Lyft 相爭,中國有滴滴打車,新加坡有 Grab ,然而叫車平台獲利艱辛,Uber 到 2023 年才終於獲利,Grab 也到 2025 年營運現金流才首度轉正,主要原因在於駕駛的成本仍然太高,未來勢必朝全自動駕駛方向發展,而在全自動駕駛尚未能合法全面普及前,遠端遙控駕駛不失為是個可能減少成本、增加營運效率的過渡時期辦法。
Grab 宣布將投資 6,000 萬美元於德國遠端駕駛技術公司 Vay Technology 。若業績達成設定的里程碑,Grab 在一年內還將增加投資 3.5 億美元,里程碑標準包括消費者營收、發展到多少個美國都市、科技成果與安全標準、哪些美國都市核准營運。目前 Vay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推出服務。
Vay 目前主要應用於租車,可讓租車消費者隨時隨地租、還車,租車時由遠端駕駛將車輛開至租車消費者所在地,還車時也直接由遠端駕駛接手,不需要開到還車定點,也不用找停車位,大幅提升租車的便利性,而租車公司可直接將車開去給下一位租車者,提升營運效率。
Grab 認為叫車平台的未來,勢必要進行複合整合,一部分還是由人類駕駛來開車,一部分由遠端遙控駕駛來處理,一部分則交由全自動駕駛。Vay 目前只局限於租車服務的送還車,尚未跨入遠端駕駛載人,這部分在安全性上與主管機關核准上的門檻又更高。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與輿論對全自動駕駛仍有疑慮,遠端駕駛或許迴避了對 AI 的不信任問題,但是人為錯誤問題則又重新浮現,另一方面,遠端駕駛有延遲問題,且一旦網路斷線就會失去控制,因此遠端駕駛恐怕仍需搭配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做為備援。這樣的技術會能成為過渡到自動駕駛的橋梁,還是直接遭全自動駕駛取代?Grab 與 Vay 正在為全球交通產業驗證這個答案。
(首圖來源:V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