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藍 弋丰

藍 弋丰

About 藍 弋丰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從事翻譯、圖文創作,關心歷史、財經、科技與生醫產業,於PTT擔任架空歷史板板主,著有《海角七號電影小說》、歷史小說《明騎西行記》,歷史著作《橡皮推翻了滿清》更榮獲第37屆金鼎獎非圖書類「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伊拉克啟動 170 億美元南北縱貫交通建設計畫,想與蘇伊士運河競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05 日 7:40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要從印度洋轉運到地中海再轉運到歐洲各地,目前主流航線是經紅海一路北上到蘇伊士灣,駛過近 200 公里的蘇伊士運河,穿過蘇伊士地峽,到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埃及因此每年有許多可觀通行費收入。伊拉克對此十分眼紅,也想分一杯羹,故啟動 170 億美元宏大計畫。 繼續閱讀..

不只鐵射線可取代鐵穹,雷射還能攔截高超音速飛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6 日 8:00 | 分類 軍事科技

以色列面臨加薩走廊射來火箭,過去都以鐵穹應對,2023 年 5 月衝突中首度啟用中程防禦系統大衛投石索,不過這比較是拿加薩火箭順便練練兵,一方面大衛投石索的主要設計目標是威脅性更大的飛彈,另一方面,以色列已經完成終極的對付火箭防禦方式:雷射為基礎的鐵射線(Iron Beam),將用來全面取代鐵穹。不僅如此,雷射技術未來可能也取代掉大衛投石索,甚至足以攔截高超音速飛彈。 繼續閱讀..

引擎供應不及所害?印度廉航捷行航空破產肥皂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4 日 8:1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航太科技 , 財經

全球新冠疫情中受創最慘重行業之一就是航空公司,如今全球邁向後疫情時代,各國旅客激增,航空公司應該是看到嚴冬的春燕,但印度第五大航空公司,廉航捷行航空(Go First)卻破產了,是怎麼回事?捷行航空稱罪魁禍首是供應引擎的普惠公司(Pratt & Whitney)。 繼續閱讀..

礦坑底下無 GPS 訊號,礦業找來無人機科技幫忙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2 日 8:00 | 分類 無人機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在荒郊野外該如何知道自己身處何處?現代人大多會想到 GPS 定位,不過,GPS 仰賴衛星訊號,若是在地底下,例如礦坑之中,可收不到訊號,偏偏危險的礦坑作業最需要搞清楚身在何方,過去只能派人測量描繪製圖,不過如今礦業認為無人機更是好幫手。

繼續閱讀..

阿根廷核准日本武田登革熱疫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1 日 8:1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隨著全球走出新冠疫情,既有傳染病也重新受重視,登革熱是其一。台灣本是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但登革熱分布地帶不只台灣,南美洲也有。過去防治登革熱主要在撲滅蚊蟲,較少考慮疫苗,因若對登革熱有免疫力,之後感染不同型,可能會轉成出血性登革熱。 繼續閱讀..

雀巢用空中巴士衛星監控減碳樹木成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4 日 8:20 | 分類 低軌衛星 , 淨零減碳 , 環境科學

減碳風潮下,全球許多企業採取造林減碳,由森林樹木所吸收固定成為樹枝幹的二氧化碳,來抵銷營運各環節產生的碳排放,不過該怎麼確定樹木有吸收足夠的二氧化碳呢?雀巢決定跟空中巴士合作,由空中巴士的衛星來監控樹木成長狀況。 繼續閱讀..

海上風能互通有無,丹麥與德國研究複合式海上電網連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3 日 8: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風力

丹麥與德國都積極減碳,也因此都是大力發展離岸風能,如今,兩國的離岸風場,不僅是可再生能源零碳電力的來源,也可能成為兩國電網互通有無的橋梁,丹麥電網輸配電營運商 Energinet 以及德國的 Amprion 表示,將研究複合式海上電網連結,所謂複合式,就是複合風場連接到電網,以及兩國電網之間的電網連結。 繼續閱讀..

加拿大羅傑斯通訊與 SpaceX 合作,將用星鏈提供偏遠地區網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2 日 7:50 | 分類 網路 , 網通設備

馬斯克的太空探險(SpaceX)發展星鏈(Starlink)近地軌道衛星網路,在烏克蘭戰爭中提供烏克蘭網路而聲名大噪,不過其原本目標並不是為了彌補戰爭斷網,而是商業上提供偏遠地區網路,如今生意上門,加拿大電信公司羅傑斯通訊(Rogers Communications)計劃與太空探索合作,利用星鏈來提供偏遠地區網路。 繼續閱讀..

阿布達比新創公司引進巴西技術,難回收垃圾再生成模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1 日 10:30 | 分類 新創 , 環境科學

垃圾回收的一大困難,就是現代許多產品採用複合材料,難以將各不同材料重新分開,這類材料若真要回收得大費周章,不敷成本,因此往往只能焚化或掩埋了事。不過,現在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不如將複合材料直接做成複合材料回收製品。 繼續閱讀..

新研究找出抗藥性僅需顯微鏡,不用培養一整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4 月 29 日 10:31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人類發現抗生素,扭轉了數千年來與微生物交手敗多勝少的景況,一度讓古人死亡大宗的細菌性感染不再可怕,可是隨著抗生素使用得越廣,抗藥性菌株也就如雨後春筍,判斷菌株是否有抗藥性成為醫療院所重要課題,一般是採取培養的方式判斷,一般細菌需 24 小時,結核菌甚至需要 1 個月,如今,新研究認為可以用更快更便宜的辦法來解決此一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