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 Gelsinger:能源不足會抑制 AI 泡沫化,但台灣核心挑戰也在能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8 日 15:0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Pat Gelsinger:能源不足會抑制 AI 泡沫化,但台灣核心挑戰也在能源

矽谷創投公司 Playground Global 合夥人、英特爾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今(18 日)訪台,在問到是否看到 AI 泡沫和大型雲端(CSP)業者過度建置問題,他表示這主要會受現在能源供應。

Pat Gelsinger 指出,大型雲端業者會受限於能源供應,因此能源成長的速度會直接影響整體投資腳步。以資料中心為例,業者願意投入數十億美元打造基礎建設,但不會在「還沒確認電力供應」的前提下,直接投入四、五十億在晶片上。電力是否足夠,是所有投資的前提。他也認為,因為電力受限,反而抑制了 AI 產業過度過熱的可能。

Pat Gelsinger 也認為,目前台灣在全球創新領域確實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除了軟體、基礎設施外,台灣最大的核心挑戰在於能源。台灣的能源供應鏈韌性不足,對產業來說反而是一個結構性風險。唯有提升能源供應的韌性與穩定度,才能支撐產業長期發展。

目前能源供應每年大約只能增加 3~4%,但若 AI 要進入更激進的成長軌道,能源需求可能必須提高到 5% 以上,加上再生能源與儲能等瓶頸也必須突破,才能支撐更大規模的產業投資。Pat Gelsinger 認為,「我不認為雲端業者會忽視投資的經濟效益。與當年的網路泡沫不同,當時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而現在 AI 的應用與長期需求都相對清晰,因此投資週期不容易形成泡沫」。

Playground Global 合夥人 Peter Barrett 則認為,目前 AI 的資本配置確實存在效率不彰的問題,但在當前階段,這些挑戰遠不及其長期價值重要。現在市場反而對 AI 的潛力炒作不足。雖然從基本技術上短期難以看到明顯獲利,但 AI 在未來絕對會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其帶來的效益將大幅超越目前的投入與雜音。

Pat Gelsinger 表示,「我和台灣擁有超過四十年的深厚連結,每一次訪台都讓我再次體會,台灣是讓科技突破真正落地為現實的關鍵舞台。台灣在促成創新從概念落地到規模化的速度,展現了領先全球的實力,憑藉在精密技術、半導體產能,以及深科技領域的卓越專業,台灣已成為業界頂尖硬體公司驗證創新的最佳試煉場,也是 Playground 支持創業團隊從概念、原型到量產的重要據點。」

合夥人 Peter Barrett 亦指出,促使產業快速前進的核心力量,是整體運算技術從底層到前沿的全面革新。運算架構的根本創新、微影技術的重大躍升、半導體電源管理與光通訊技術進展、以及突破八十年框架的 AI 與高效能運算架構,再延伸至量子系統及超越傳統半導體的前沿技術;Playground 投資組合公司的技術突破,共同揭開了全球運算革命的序幕。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