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缺貨漲價態勢明顯,短期難以解決,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典出,中國 DDR5 產能開出時,缺貨現象將能解除。
陳俊聖近日在法說會舉例市場研究機構 DIGITIMES 數據顯示,2025 年至 2030 年全球筆電出貨預估年均複合成長率約 3%,到了 2029 年有望突破 2 億台。展望 2026 年,他表示宏碁維持優於整體 PC 產業的目標不變。
不過,記憶體步入強勁上行週期,使 PC 產業存在變數。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指出,2026 年筆電市場面臨挑戰,以 2025 年記憶體上漲前的成本結構為基準觀察,DRAM 和 NAND Flash 合計占筆電整機 BOM cost 的比重約 10%~18%,成本連續數季上漲將使比重拉高至 20% 以上。當品牌選擇成本轉嫁,預估 2026 年筆電終端售價普遍上調 5%~15%,並對需求形成實質壓力。TrendForce 下修 2026 年全球筆電出貨預測,從原先年增 1.7% 降至年減 2.4%
陳俊聖觀察市場在 2025 年第三季 SSD、DRAM、VRAM 等價格平均漲幅約是 30%~50%。他認為記憶體屬於短中期問題,並非長期問題。對宏碁而言,面對第四季、隔年第一季的需求量已備妥安全庫存,隔年第二季後的部分也在努力中。
零組件漲價時,宏碁會針對前線價格進行調整,陳俊聖說明是採用業界常見的 High-Low Promotion,在促銷過程中進行拿捏、操盤,反映成本變動。
這一波記憶體漲價,對消費 PC 在市場上還能即時反映,但對商用 PC 的客戶無法接受價格不斷調漲。陳俊聖認為記憶體漲勢若要翻轉,關鍵在於中國的 DDR5 何時出來,一旦龐大產能開出,缺貨現象就會解除。
宏碁投入 AI 領域包括硬體(AI PC、AI 迷你超級電腦、AI 伺服器等)、軟體(如宏碁智醫提出 aiMed 智醫通),是做 Edge 端的生意,並開發 AI 應用與解決方案。其中 AI 伺服器的布局上,子公司安圖斯科技就有 AI 伺服器產品,鎖定學術研究機構、中小企業等客群,「但我們沒有做 CSP 的生意」,陳俊聖說。
宏碁布局多元事業引擎的策略持續發揮動能,集團內有 15 家公司投入資本市場,非電腦及顯示器的「新事業」營收占前三季整體營收近 32%。宏碁持續從 PC 本業當中找尋突破點,2026 年仍有規劃子公司進行 IPO,繼續壯大「老虎隊」。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