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士林海光段今日舉辦「漢皇韶光」開工動土典禮,漢皇董事長孫正乾表示,這是北士科首個招商公辦都更的指標建案,有別於過往建築 30~40 年就要都更,現代技術已能做百年建築,並預告明年將推出 450 億元的案量,未來 3~5 年的案量滿滿。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詹育齊表示,這是台北市政府與民間企業協力打造的公辦都市更新代表性計畫,基地位於士林延平北路五段,以完善的公益設施與城市步道設計,改善舊有環境、提升地區景觀與居住安全,並兼顧弱勢照顧與公共使用需求,為北市公辦都更政策中具代表性的進展。
孫正乾表示,這次公辦都更開工象徵地方居住環境升級,因其地理位置緊鄰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兼具科技產業與公益都更雙軸效益,未來捷運環狀線 Y24 社正公園站通車後,搭配後續規劃的輕軌路網,可快速連結內科、士林及信義計畫區,打造北台灣科技生活圈完整交通樞紐。
孫正乾指出,公辦都更最重要的就是地主配合,否則永遠無法啟動第一步,並談到自己從小就很喜愛建築,因此當兵回來就踏入建築業,但以前蓋的房子因為混凝土,只能住 30~40 年就要都市更新,而現代技術非常進步,從設計開始就至少是 4,000 磅混凝土起跳,從品質開始做百年建築。
孫正乾分享,「漢皇韶光」不僅是建築計畫,更代表北市在公辦都更、公益回饋與城市再生上的重要里程碑,從看不到的結構,再到看得到的裝潢,全都講求一級品質,作為可以傳承三代的百年建築,為延平北路五段地區與北士科帶來全新的城市風貌。
孫正乾強調,由於輝達台灣總部就設立在北士科,因此這起公辦都更鎖定小家庭、首購與科技族群需求,基地面積約 771 坪,預計興建地上 15 層、地下 3 層的大樓,總銷 35 億元,預計 2029 年完工交屋,並從社福空間、人行綠帶、文化藝牆到科技潛能導入,成為北市新核心的宜居指標。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