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提出激進的財政刺激政策,帶動日本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在過去幾週跳高,日圓進一步走貶,許多市場人士將之與 2022 年 9~10 月英國時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發生的信用危機作類比。華爾街擔憂,日債的動盪恐開始對美國債市造成影響。
MarketWatch 23日報導,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週一度躍升至1.78%以上,創超過17年以來新高;日本4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突破3.7%,創史上新高紀錄。
相較之下,美國2年期、10年期公債殖利率11月21日分別滑落至3.51%、4.06%,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下探4.71%,創11月13日以來新低。這主要是受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John Williams 21日稱Fed「近期內」依舊可以降息的帶動。
市場原本期待,聯準會(Fed)有望一路降息至2026年,進而壓抑美債殖利率,但受到日債最新發展影響,美債殖利率的跌幅恐怕不如預期。
LPL Financial技術線型策略師Adam Turnquist表示,美國公債殖利率不一定會跟日債殖利率等比下跌,但其跌幅或許會受限。日本發展對美國債市的影響雖可能要花數年才會完全顯現,但「我們現在就必須關注,因為日本政策正在轉向」,且可能提前產生衝擊。
Turnquist補充說,部分原本會帶動美債殖利率下滑的催化劑,例如美國貨幣決策官員暗示Fed傾向降息等,恐怕都會因為外國債券更有價值而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Bannockburn Capital Markets市場策略長兼常務董事Marc Chandler表示,一般來說,當日債殖利率走揚,日本投資人就更有可能把儲蓄留在本國而非匯到國外。日本投資者一直對美國公債、股市站在買方,若他們決定把錢留在本國,美國股債市可能會喪失些許動能。
美國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日本是美國公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占比約13%。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