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賣多賺少,中國 EV 產業亮紅燈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8 日 9:21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交通運輸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電動車賣多賺少,中國 EV 產業亮紅燈

中國是當前世上最大電動車市場,也是最大生產國,甚至是最先進的 EV 製造者,然而快速擴張的背後,他們的獲利能力正遭受挑戰。

投資人期待中國蓬勃旺盛的電動車產業,可以在這一季給出亮眼成績,不過現實情況卻與期待相左。從 2025 第二季之後,中國電動車廠的每股獲利(EPS)預期就不斷下修,比亞迪從 7.5 元下降到 5.5 元,理想汽車則從 5.5 元下修到 3.7 元。比亞迪最新一季財報,營收微幅下滑 3%,但淨利卻比去年同期縮水了 33%,而這可能只是開頭。

過去 5 年來,中國電動車產業極度仰賴政府補助,以及政策支持,才能夠在低工資、低租金、低利率的條件下,不斷用低價策略衝高銷售量。只要規模夠大,就可以彌補基本獲利上的缺陷,因而形成了比亞迪這樣的世紀奇蹟。

這個舒適圈在今年被敲出第一條裂縫,中國政府直接公開喊話,要比亞迪停止削價競爭,以維護整體產業獲利,創造「健康競爭」環境。這聽起來很合理,不過這就像是十幾年來把小孩寵壞的父母,突然跟小孩說:「明天就滾出去住吧。」比亞迪的獲利,很大程度來自於它的規模優勢,一旦銷量被壓縮,規模優勢就隨之崩潰。

這裂縫還沒停,從 2025 年第三季開始,許多中國地方政府開始宣布停止一部分購車補貼,再度縮減電動車市場需求,還來不及站穩腳步的小鵬,上週財報依然持續虧損,投資人也很快反應,讓小鵬股價暴跌 10%。零跑汽車最新一季銷售量翻倍成長,然而獲利卻比預估的短少 65%,進一步證實了「賣多賺少」的市場憂慮,使其股價觸及半年來的最低點。

「我們預期 2026 第一季會充滿挑戰」,羅斯柴爾德資產管理基金經理 Bing Yuan 指出,中國政府即將終止持續兩年的購車補助,會進一步弱化市場需求。同時,中國對電動車的稅金豁免也將在 2026 年結束,讓電動車銷量蒙上陰影。彭博分析師預估,2026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售成長,將從今年的 27%,腰斬到 13%。

當車廠的獲利高度依賴銷售規模時,一個看似反人性的策略就登場了。為了彌補政府補貼退場,吉利汽車打算推出自己的購車補助,最高可以補貼 1.5 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 6.6 萬),同樣在虧損中的理想、小米也都推出相似的購車優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生產規模,講白一點,寧可虧錢也要把車賣出去。

中國電動車廠面臨成長危機,但部分車廠將希望寄託在海外。在沒有「內卷」的歐洲、拉美市場,比亞迪和其他中國電動車品牌,可以用相對高的價位賣車,畢竟其他車廠的電動車要嘛在軟體上落後,要嘛就是成本太高。比亞迪在 2025 年第三季的海外銷售,已經翻倍成長,可望在明年貢獻更多營收。吉利汽車則預估,2026 年海外銷售將會成長 80% 以上。

賣車賺不到錢,理想跟小鵬就開始搞新花樣,小鵬宣稱要在明年開賣人形機器人,理想則打算推出可變形的 AI 機器車,就算賣不了,至少還能再炒一波股價。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