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科技新報
3C新報
財經新報
資安快報
登入 註冊
登出
VIP會員
Google News 訂閱RSS! follow follow follow
follow
加入好友
TechNews科技新報

Menu

Skip to content
  • + 訂閱獨家
    •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 IC 設計
      • 封裝測試
      • 處理器
      • GPU
      • 記憶體
    • 零組件
      • 光電科技
      • 面板
      • 電池
      • 3C周邊
    • 財經
      • 財報
      • 證券
      • 房地產
      • Fintech
      • 加密貨幣
      • 金融政策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支付方案
    • 網路
      • Amazon
      • Facebook
      • Google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娛樂
      • 雲端
    • 尖端科技
      • AI 人工智慧
      • 奈米
      • 低軌衛星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 機器人
      • 軍事科技
      • 材料
      • 無人機
    •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科技教育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
      • 風力
      • 核能
      • 電力儲存
    • 企業永續
    • 科技人才
    • 系列專題
      • 「先進封裝」成全球半導體廠兵家必爭之地,誰能與 CoWos 一較高下
      • Gen AI 2024,生活工作模式的全面改寫
      • 半導體科技戰局,台灣如何從各國政策補助軍備競賽勝出
      • 永續經濟時代,碳焦慮如何轉化為碳商機
      • AI 時代的生產力革命
      • 解密 Micro LED:關鍵殺手級應用、技術競逐、供應鏈革新
      • AI 顛覆未來,台灣伺服器供應鏈迎來黃金盛世
      • 矽光子掀產業新浪潮,台灣這次不能再缺席
    • 財報快訊
    • 會員專區
      • 技術分析
      • 焦點新聞評析
      • 拓墣觀點
    • 企業部落格
      • 市場動態
    • 關於我們
      • 內容合作單位
      • 菁英人才招募中
      • 廣告合作

    科技公司的 logo 怎麼越長越像了?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2 月 28 日 12: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趣聞 | edit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科技公司的 logo 怎麼越長越像了?

    在你心目中,一個好的 logo 需要滿足什麼條件?能讓人一看就記住?可濃縮代表品牌的價值觀?顏值至上或獨特性萬歲?

    字型設計工作室 Oh No Type 最近發現,科技公司的 logo 變得越來越相似了,這多少違背了從前人們對 logo「獨特,有代表性」的認知。

    EVERYBODY FALL IN LINE! pic.twitter.com/B9JU5nvpMu

    — OH no Type Co (@OHnoTypeCo) 2018年2月13日

    從上圖看來,無論「o」上帶電波小曲線的 Spotify,還是首字母長得像圖釘的 Pinterest,最後都拋開這些小細節,跟著大隊,為自己的 logo 換上相似的中性無襯線字型。

    這些看似偶然的現象背後,又是否有共同誘因?

    資訊大爆炸時代的減法

    (Source:Omni Hotels)

    無論走在街上或看電腦手機,消費者每天都被大量視覺資訊轟炸。在這片視覺混亂中,衝擊力及清晰性,幾乎成了所有品牌的關鍵詞。

    Thierry Brunfaut 說。他是 Base Design 的聯合創始人和創意總監,曾為潘通、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設計品牌。

    在他看來,那些以加粗中性無襯線字型當 logo 的公司,都想在茫茫資訊海中明確傳達一個訊息:

    我們的品牌和服務非常簡單直接又明確。

    (Source:Giphy)

    同時 Siegel+Gale 設計公司的創意總監 Howard Belk 則認為,大多數公司都在搜尋更簡潔直接的互動方式,變成無襯線字型的 logo 只是改變的一部分。

    他們想要一致性極高的品牌形象,一套緊密相連的體驗、形象和調性。當他們審視 App、網站或互動介面的設計時,會盡量簡化。

    這樣一來,你就會逐漸將 logo 裡更獨特的細節去掉。

    (Source:Giphy)

    Superunion New York 的創意總監 Nick Clark 覺得,經過 2007 年前的擬物化設計趨勢後,消費者都已跨過了電子互動學習初期,很能理解和抽象扁平化的互動介面。

    這樣一來,能在螢幕較小的智慧手機,更快更好呈現和執行的簡化設計自然越來越受歡迎。

    科技公司的字型也受這種(簡約)趨勢的影響,甚至已成為毫無懸念的選擇了。

    不過,其實科技業和其他產業一樣,都有內部約定俗成的偏好視覺語言,如果不按規則走,也可能會遭到嫌棄。

    越通用,越可靠

    Moving Brands 的 Andy Harvey 認為,科技公司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均選擇重新設計 logo,其實非常正常,因為公司所處的狀態,以及 Logo 代表的內容已經改變。

    隨著這些公司從小新創公司,成長至更為人熟悉的品牌,他們改變 logo 也很自然。

    你的目標已從為自己發聲和突圍而出,變為人們日常生活可靠的服務選擇。

    因此,更中規中矩的中性字型成為不少公司重新設計時的選擇,因為這給人更可靠通用的感覺,暗指企業的目標受眾也從小眾變為主流。

    用來講品牌的,從來不只是 logo

    現在另一個趨勢是,logo 於定義品牌身分的重要性比過去更小。

    如果要比喻,logo 於品牌的作用就像拱心石之於橋,的確是橋的中心部分,但只當所有東西組合時才是完整的一座橋。

    Siegel+Gale 的 Belk 說。

    Base Design 的 Brunfaut 認為,這些公司敢將 logo 改為「沒那麼特別」版,顯示他們對自己公司服務和產品的信心。

    這些品牌如今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不再需要 logo 了,甚至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讓我 google 一下」就是最好的例子。

    隨著這些品牌逐漸成為語言的一部分,許多品牌反倒開始做自己的字型,來擔當品牌在所有平台和裝置的聲音。

    近年,Google、IBM 等公司都發表了自己設計的字型,且多為開源免費,鼓勵用戶使用,也是一種變相的品牌宣傳。

    不過,正如曾設計 Billboard、Verizon、美聯航等公司 logo 的 Michael Bierut 所言,人們對 logo 的重要性有點評價過高了。

    Nike 標幟性的「勾」Swoosh 也許算得上最成功的 logo 設計之一了。但別忘了,最開始時,不是特別滿意這個設計的 Nike 公司只付給設計師 35 美元的設計費。

    人們對這個 Swoosh 的感情,更多是對 Nike 產品的移情作用。

    (Source:影片截圖)

    Michael Bierut 認為,logo 設計不像跳水比賽這種一次性競爭,而是像遊泳比賽看持續表現的遊戲。比賽過程中,消費者對 logo 的看法和品牌的長期表現有很大關聯。

    而且,這些 logo 也會隨著時代發展改變,成為時代印記。Nick Clark 認為,這幾年科技公司 logo 可能都會愛這味:

    我們這段時間看到的可能都是這類風格了,直到有人站出來,再次打破這一切。對未來的顛覆,我非常期待。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OH no Type Co)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logo , 品牌 , 科技公司 , 視覺語言

    Post navigation

    ← 中資成為賓士最大股東之後, 梅克爾憂德國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照片也變臉,NVIDIA FastPhotoStyle 演算法將氛圍轉移到另一張照片 →
    • 我們偵測
      到您有啟用
      AD Block
    •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
    • 新報特企
    • 焦點動態
    • 系列專題
      • 2025-05-20(二)
      • COMPUTEX 2025

      擁抱智能轉型,Apacer 領航未來

      整合 AI、高效與永續力,Apacer 助您布局智能轉型 前往活動

    VIP 全預觀

    2025 年上海車展:出海戰略與中國方案雙向並行
    2025 年上海車展:出海戰略與中國方案雙向並行
    從關稅策略看電子製造業於印度之前景
    從關稅策略看電子製造業於印度之前景
    中國加速去美化,聯發科有望受惠取代高通旗艦手機 SoC 領先地位
    中國加速去美化,聯發科有望受惠取代高通旗艦手機 SoC 領先地位
    Meta Reality Labs 再度裁員,財務欠佳與銷售有限成內外壓力
    Meta Reality Labs 再度裁員,財務欠佳與銷售有限成內外壓力
    衛星通訊技術趨勢,引領全球物聯網應用發展新浪潮
    衛星通訊技術趨勢,引領全球物聯網應用發展新浪潮
    • 本週熱門
    • 2025 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台灣 13 校入榜,但多數排名下滑
    • 從抗拒到依賴:美國觀眾為何開始靠字幕「讀」影集?
    • Android 16 新桌面模式即將來襲:手機可變身為電腦
    • 全球功率最大離岸風電上線,單機 15MW 轉一次可以供電 4 家人
    • 納智捷 n7 車露實測,睡兩個晚上耗多少電?
    • Windows 檔案總管延遲問題長達十多年,微軟最近終於偷偷修好
    • 兩間重量級企業退場,印度晶片製造雄心恐踩剎車
    • 美媒盛讚〈刺客教條:暗影者〉熱銷打臉抵制者,但情況真是如此嗎?

    財訊快報

    • 南茂4月營收月減8.4%
    • 致新4月營收月增6.6%
    • 神盾4月營收3.33 億元
    • 聖暉*4月營收35.50 億元
    • 華擎4月營收月增61.3%
    • 頎邦4月營收17.60 億元
    • 世芯-KY4月營收31.51 億元
    • 精材4月營收5.76 億元
    • 同欣電4月營收10.26 億元
    • 世界4月營收月減20.2%
    更多>>

    編輯精選

    • [ 獨家 ]新台幣暴升壓力蔓延!傳台積要供應商提成本下修計畫,降幅恐達 30%
    • [ 專欄 ]面對對等關稅,中國「掠奪式」的經濟成長模式實難以持續
    • [ 分析 ]業界最強遊戲公司的下一步:任天堂 Switch 2 售前解析
    • [ 專欄 ]財政部讓中國小額包裹免稅,只是讓本國業者面臨更不公平競爭
    • [ 專欄 ]美國對等關稅壓力來了?分析對中國兩大出口市場的衝擊
    • [ 分析 ]川普要晶片回流、機器補位,美國製造半導體能靠自動化實現嗎?
    • [ 專欄 ]中國拋售美債不只為報復關稅,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 [ 專欄 ]台電虧損是錯誤的電價政策,而非能源政策

    FB 粉絲團

    • 我的最愛

      趕快加入最愛頁面

    • Facebook

      成為我們的小粉絲

    • RSS

      即時更新新知

    相關連結

    • Facebook

    功能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2013-2025 TechN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授權轉載

    premium_alert_img01

    登入裝置已達上限

    親愛的會員,

    您的帳戶已經在其他裝置進行登入,於是系統將自動把您的帳戶登出本裝置。

    • premium_alert_icon01若需要繼續瀏覽網站,請 重新登入 網站
    • premium_alert_icon02若非您本人的操作,為保障您的帳戶安全,請您儘快至會員中心 修改密碼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