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僅剩 14+1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12 日 10:3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愛沙尼亞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僅剩 14+1

愛沙尼亞外交部宣布,愛沙尼亞將停止參加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機制。11 日稍早另一個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也相同宣布,意味現在僅 14 個歐洲國家參與北京主導的機制。

立陶宛去年5月率先正式宣布退出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曾在希臘2019年加入後,一度擴張至17+1,但波羅的海三國去年以來相繼退出,機制已縮小至14+1。

愛沙尼亞外交部表示,愛沙尼亞將持續致力與中國維持有建設性、務實的關係,包括依循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人權等價值原則前提下,推動「歐盟─中國」關係。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創立於2012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在當年加入。

不過愛沙尼亞外交部今天表示,去年2月召開高峰會後,愛沙尼亞就未曾參加機制框架下舉行的任何會議。

去年2月受疫情影響以視訊形式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峰會按中方原本規畫,是2012年合作機制創建以來等級最高會晤,中國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會。

不過當時有6個參與合作機制的中東歐國家未派遣元首或政府最高領導人,而是部長級官員與會,包括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引發中方不滿。

這場峰會原本可望為北京推動「中國─歐盟投資協定」儘快生效添力,但不僅歐方與會代表位階不如預期,中歐投資協定在峰會落幕後不久、去年春天即因歐盟與北京於人權等政治議題爭端,遭歐洲議會無限期凍結。

立陶宛去年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後,即呼籲參與機制的相關國家以「歐盟」為單位與中國互動,以避免遭北京分化,各個擊破。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今天推文表示,早在立陶宛退出前,中國17+1機制就是多餘的,且導致分裂,現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也關上大門。

藍斯柏吉斯強調,現存14+1應該完全被「歐盟27國+1」機制取代。

捷克有可能是下一個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國家。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於Facebook貼文表示,現在是捷克加入波海三國行列、退出該機制的好時機,更何況捷克是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費雪表示,捷克本就不該期待從機制獲得任何好處,可惜自詡遵奉故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價值觀外交原則的捷克政府選擇保持沉默。

捷克國會眾議院5月通過決議,要求政府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當時表示,機制多數承諾未實現;去年底上台的新政府宣布有意修正與中國的關係,也包括捷克的態度和發展選項。

(作者:陳韻聿;首圖來源:Flickr/Jernej Furman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