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Emma stein

About Emma stein

動念不動口。

火星物資自給自足,新實驗成功從類火星土壤提煉出金屬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8 日 16:4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儘管一些富翁、航太機構熱烈追求火星殖民,但地球到火星運輸成本非常高昂,因此科學家希望能在火星當地提取資源以減少殖民任務物資需求。最近,斯威本科技大學團隊正測試從火星土壤提取材料並轉化為可用金屬的技術,實驗表明約 1,000℃ 能形成純鐵金屬,1,400℃ 能產生液態鐵-矽合金。 繼續閱讀..

「獵風者」衛星風速資料升級,助更準確預報氣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8 日 14:3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自去年 5 月開始提供風速資料,量測海面風速助精準預測颱風生成。今(28)日國家太空中心(TASA)宣布,獵風者蒐集的風速資料將升級至 2.0 版,提供更精準低風速產品並首納入高風速資料,相關資料即日起上架至台灣資料中心(TACC)。 繼續閱讀..

井上建太陽望遠鏡捕捉史上最清晰 X 級太陽耀斑,成像超小冕環尺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8 日 12:2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利用世界最強大太陽望遠鏡,科學家拍下史上最高解析度 X 級太陽耀斑影像,並從日冕中成像迄今發現的最小磁環,解析細絲纖維狀電漿結構,顯示太陽磁場複雜性遠超以往認知,不僅刷新太陽研究紀錄,也可能大幅改善太空天氣預報能力。 繼續閱讀..

突破技術難關,科學家首在實驗室製造液態碳並繪製微觀結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7 日 17:02 | 分類 自然科學

科學家過去對液態碳的研究因極高熔點、難以企及的實驗條件而受限,直到日前透過 European XFEL 實驗,一個研究團隊首成功在瞬間高溫高壓條件下將固態碳轉換為液態碳,並獲得微觀結構圖。這項發現不僅對材料科學具重大意義,還有助工業技術、行星內部建模研究。 繼續閱讀..

頻見閃電卻不聞雷聲,是什麼原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7 日 12:09 | 分類 自然科學

當目睹天空出現大面積閃電,通常下意識認為轟隆雷聲即將響起,然而有時我們只看見閃電不斷出現,卻等不到雷聲,這是為何?其實雷聲必定跟在閃電發生後,聽不見雷聲核心原因在於聲音傳播速度遠慢於光速,如果距離非常遠,雷聲可能傳到人耳前就已消散。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發現 300 個異常明亮物體,可能挑戰現有星系形成理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4 日 15:4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科學家持續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檢視宇宙遙遠區域,最近科學家在分析韋伯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影像時,從中發現早期宇宙 300 個前所未見且難以解釋的不尋常天體,亮度比預期還亮,真實身分可能為宇宙最早星系,挑戰我們對宇宙結構和演化現有理解。 繼續閱讀..

偵測迄今最亮快速電波爆發,確認來自附近星系旋臂邊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4 日 11:3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快速電波爆發是毫秒級的宇宙現象,出現與消失都在眨眼之間,難以確認起源。但最近天文學家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與 CHIME 望遠鏡,偵測到迄今最明亮快速電波爆發並得以追蹤出處,確認它來自距地球約 1.3 億光年的星系邊緣一顆大質量老恆星爆炸。 繼續閱讀..

新理論大膽假設!黑洞本身就是暗能量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2 日 16:0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暗能量是佔宇宙總構成約 68% 的神秘力量,也被認為是造成宇宙加速膨脹主因,然而暗能量本質至今未揭。最近,一個國際團隊基於現有觀測數據與模擬結果提出新理論,稱黑洞事件視界內存在一種動態過程,能逐漸將吸入的物質轉變為暗能量,可能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本質與演化的基本認知。 繼續閱讀..

每週吃三次炸薯條,研究:第二型糖尿病罹患風險增加 20%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0 日 16:41 | 分類 醫療科技

薯條雖然美味,但我們可能要學會拒絕它。根據哈佛大學團隊一項新大型研究,每週吃三份以上炸薯條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罹患風險,但烤馬鈴薯、薯泥形式沒有影響,表明馬鈴薯本身對健康不會直接構成威脅,但經過煎炸可能引發不利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