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2027 年將人類送上月球、登上火星願景前關鍵考驗!14 日 SpaceX 完成 V2 版星艦火箭原型第 11 次試飛,此次飛行實現所有主要測試目標,下次飛行將推出 V3 版星艦火箭原型。 繼續閱讀..
SpaceX 星艦完成第 11 次試飛進入成熟階段,下次將推「星艦 3.0」版本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4 日 12:1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動念不動口。
SpaceX 星艦完成第 11 次試飛進入成熟階段,下次將推「星艦 3.0」版本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4 日 12:1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通過 2027 年將人類送上月球、登上火星願景前關鍵考驗!14 日 SpaceX 完成 V2 版星艦火箭原型第 11 次試飛,此次飛行實現所有主要測試目標,下次飛行將推出 V3 版星艦火箭原型。 繼續閱讀..
新加坡公司 Megaspeed 疑助中獲 Nvidia 晶片,美商務部啟動調查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9:1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晶片 | edit |
新加坡數據雲端服務公司 Megaspeed 涉嫌規避美國晶片出口管制,提供大量 Nvidia GPU 予中國企業,美國商務部、新加坡當局皆啟動調查,Nvidia 則否認與中國存在任何聯繫。 繼續閱讀..
地球最後淨土失守,南極洲海底發現大量甲烷洩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6:53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最寒冷偏遠的大陸──南極洲,已經出現氣候學家最恐懼現象之一:周圍海床裂縫洩漏的溫室氣體甲烷(Methane)量以前所未有速度急劇增加,表明一道極快加速全球暖化的潛在「正回饋循環」可能已啟動,暖化恐進入失控階段。 繼續閱讀..
NASA 衛星 24 年數據揭驚人趨勢,地球反射太陽光的能力逐年下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4:5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過去 24 年來,地球光反照率(Albedo)逐漸降低,即地球反射陽光能力減弱,北半球尤為明顯。科學家表示,使現象會導致更多太陽能量被鎖定在地球內,進而加速全球暖化進程。 繼續閱讀..
反擊中國稀土出口措施,川普 11/1 起加徵中國 100% 關稅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1:53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edit |
美國總統川普針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採取強硬態度,宣布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全部進口商品加徵 100% 額外關稅,連同實施所有關鍵軟體產品出口管制。 繼續閱讀..
科學家破除迷思,運動者每日心跳次數比久坐不動者少逾 1 萬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 日 16:11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沒有太多動作心臟不會激烈跳動,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每日心跳總次數應該比常運動的人少?事實完全相反,澳洲一項突破性研究表明,身體更健康者每日心跳總次數其實比久坐不動者還少。 繼續閱讀..
宇宙「活化石」現蹤,發現金屬含量創新低的原始恆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 日 13:2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銀河系旁邊的大麥哲倫雲,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極古老、化學成分幾乎全由宇宙最初元素構成的恆星,金屬含量極低,可能是迄今已知最接近原始狀態恆星。 繼續閱讀..
星際彗星 3I/ATLAS 途徑火星,歐洲探測器捕捉迄今最清晰影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 日 17:2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引人注目的星際彗星 3I/ATLAS 上週路過火星,歐洲太空總署科學家抓住千載難逢機會,調動正環繞火星工作的 2 艘探測器: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火星快車號將鏡頭轉向它,於 10 月 1 日~7 日期間成功拍下 3I/ATLAS 迄今最清晰影像。 繼續閱讀..
地球自我調節暖化機制可能矯枉過正,觸發下次冰河時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 日 15:4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碳循環被認為是維持氣候穩定關鍵,但一篇新研究發現地球自我調節的古老自然機制可能存在致命缺陷,在調節暖化過程若「矯枉過正」,可能導致全球溫度迅速下降,進而引發全新冰河時期。 繼續閱讀..
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奠定量子力學應用基礎,得主之一馬蒂尼斯與台合作密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 日 10:25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今(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爾・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約翰・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3 位學者共同獲得殊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 5 位台灣物理學家解析研究重要性,專家皆指出這 3 位得獎者實至名歸,他們的發現奠定量子力學在當今世界廣泛應用的基礎。 繼續閱讀..
實驗證明宏觀系統量子穿隧效應,2025 諾貝爾物理學獎 3 得主出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8:33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7 日傍晚揭曉,由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爾·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約翰·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三位學者共同獲得,他們證明量子力學並非僅在單粒子、原子或分子尺度才有效,於人手可握的宏觀系統亦可展現,具重要科學意義。 繼續閱讀..
福衛八號首顆衛星起運赴美,賴總統命名「齊柏林衛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4:4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台灣自製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編號:FS-8A),今(7)日自國家太空中心起運,準備搭機前往美國,預計今年 11 月發射升空。 繼續閱讀..
接近壽命盡頭,SpaceX 星鏈衛星平均每天 1~2 顆脫離軌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3:54 | 分類 低軌衛星 ,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衛星在太空長時間運行,可能因技術故障、發射後軌道調整、外部影響(如太陽輻射壓、微流星體碰撞)等原因失去穩定性,比如旨在提供全球高速網路覆蓋的 SpaceX 星鏈低軌衛星,目前每天約 1 至 2 顆會墜回地球。 繼續閱讀..
銀河系有「巨浪」波動,推動數千顆恆星位移數百光年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3 日 14:5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宇宙萬物包括銀河系都非靜止不動,而是一直在旋轉搖晃,最近蓋亞衛星數據分析顯示,有股像「巨浪」的波動從銀河系中心向外蕩漾,導致數千顆恆星位移數百光年。 繼續閱讀..
「飢渴」流浪行星以破紀錄速度增長,每秒吞 60 億噸氣體塵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3 日 12:4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相較於恆星自發光發熱,行星環境應該相對安靜穩定,然而天文學家最近發現名為 Cha 1107-7626 的流浪行星胃口極大,表現出過去僅在恆星、棕矮星身上見過的行為,竟以每秒 60 億噸的速率吸積周遭氣體與塵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