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天文

科學家首繪火星「全球風向地圖」,追蹤上千塵捲風揭開紅色星球氣候奧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21:59 | 分類 天文

科學家首次釋出一份涵蓋整個火星的塵捲風(dust devils)運動目錄,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在全球尺度上量測並追蹤上千個塵捲的移動方向與速度,也因此得以繪製出火星表面的首張「風向地圖」。研究建立的資料庫包含 1,039 個塵捲樣本,其中 373 個同時記錄了移動方向與速率,構成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風場分析基礎。 繼續閱讀..

NASA 木衛二快艇將遇上 3I/ATLAS 彗星,或可首次直接採樣星際物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6:3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隨著星際彗星 3I/ATLAS 快速衝過內太陽系,科學家正全力調動每種工具盡可能分析它。另一個機會即將到來,歐洲研究人員確認 NASA 木衛二快艇、ESA 赫拉號未來 2 週內將穿過 3I/ATLAS 彗尾,屆時飛船有機會直接採樣星際彗星釋出的物質。 繼續閱讀..

太陽演化判地球死刑?8 億年後氣溫飆升,高等生命恐將滅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8:30 | 分類 天文

科學家指出,地球生命的存續與太陽的演化密切相關。根據目前的科學共識,太陽將在約 50 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屆時地球可能會被吞沒,生命將無法存活。在此之前,地球的氣候將逐步變化,預計在 8 億到 16 億年後,地球的平均氣溫將顯著上升,導致光合作用失效,高等生命將滅絕。 繼續閱讀..

顛覆化學規則,土衛六泰坦環境讓油水不溶的物質結合成穩定晶體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16:5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化學課常聽到「同類互溶」(Like dissolves like)口訣,指物質傾向與結構、性質相似的其他物質互溶。然而 NASA 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發現,2 種原本不易相溶的物質卻在土衛六冰冷表面混合,拓寬我們對化學規則理解,這種反應可能有助解釋土衛六景觀,並為生命形成提供新線索。 繼續閱讀..

NASA 對馬斯克失去耐心?登月合約恐砸數十億美元換備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11:0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SpaceX 進度延遲,NASA 正尋求更多的月球著陸器設計方案。NASA 代理署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最近媒體訪問表示,將開放新合約招標,尋求其他公司參與建造月球著陸器的計劃。達菲強調,這個舉措是因為 SpaceX 的進度未能如預期,NASA 必須加快步伐,以便在 2029 年前實現登月目標,並在與中國的太空競賽中取得優勢。

繼續閱讀..

中國研發能即時分析光線晶片,每秒記錄近萬顆星星顏色特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2: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光電科技 , 天文

中國最近研發名為「玉衡」的光學晶片,大小如指甲,卻能以即時精確度分析光線,有望以全球最大光學望遠鏡測試。清華大學方璐教授及團隊使機器視覺達前所未有程度,應用範圍涵蓋無人機、機器人、醫療掃描機及望遠鏡等設備。 繼續閱讀..

柏拉圖探測器組裝完成!準備好最終測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9 日 22:0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太空船抵達總部荷蘭的歐洲太空總署(ESA)測試中心後不久,完成「柏拉圖號」任務開始了。9 月 9 日工程師專用無塵室集合,以特製起重裝置懸掛遮陽板和太陽能板,準備精細操作與太空船後部對齊,小心安裝完成。近期 ESA 宣布柏拉圖號組裝完成,並進行最後測試,以期明年加入系外行星搜尋之列。 繼續閱讀..

美新創獲 2 千萬美元融資推太空反射鏡,天文學家憂心「毀滅性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9 日 9:30 | 分類 天文 , 新創 , 能源科技

隨著衛星網路逐漸成為主流,最近一個名為 Reflect Orbital 的美國新創公司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畫:在夜間提供按需的陽光。這家公司已經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申請了測試衛星的許可,計畫在 2030 年前發射近 4,000 顆衛星,這些衛星將像巨型鏡子一樣反射陽光到地球的特定位置。

繼續閱讀..

太空微波爐:潮汐力可加熱白矮星至想不到的高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8 日 22:19 | 分類 天文

白矮星是恆星停止核融合後留下的緻密殘骸,屬簡併星(degenerate stars),結構特性極度違反直覺:質量越大,體積反而越小。白矮星常以雙星系統存在,系統的多數白矮星年齡極為古老,表面溫度通常已冷卻至約 4,000K。然近期研究發現有一類週期極短的白矮星雙星系統,兩顆天體繞行週期不到一小時。與理論預測相反,這些白矮星表面溫度高達 10,000K~30,000K,半徑膨脹至理論值兩倍大。 繼續閱讀..

中研院、台大聯手利用重力透鏡,首次直接觀測塵埃遮蔽的古老星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7 日 22:51 | 分類 天文

重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壯觀的預言之一。當遙遠背景星系的光線經過前景星系或星系團的強大重力場時,時空彎曲會將光線偏折放大,形成扭曲的弧形影像或環狀結構。若放大倍率超過兩倍,便稱為「強重力透鏡」。這一現象不僅展現廣義相對論的力量,更成為研究宇宙物質分布,特別是暗物質結構的重要工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