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早期宇宙

早期宇宙質量達太陽 1 萬倍的巨無霸恆星,統治古老球狀星團化學豐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7 日 16:46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球狀星團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家園,多數年齡都超過 100 億年,內部包含數十萬到數百萬顆恆星。近日,一項新模型解釋宇宙初期曾存在巨大的超大質量恆星(EMS),質量逾太陽 1,000~10,000 倍,它們主宰古老球狀星團形成和演化,並在宇宙第一批星系​​形成過程發揮關鍵作用。 繼續閱讀..

證實霍金預測?韋伯望遠鏡或發現「原初黑洞」首個直接證據!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5 日 13:4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於 1970 年代預測了原初黑洞存在,並提出原初黑洞由暗物質組成,最近,一組國際天文團隊直接測量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的一個微型高紅移天體質量,發現它具超高密度和極低光度特徵,符合理論預期,很可能是原初黑洞第一個直接證據。 繼續閱讀..

大爆炸純產物現身,韋伯望遠鏡發現 Amore6 星系幾乎不含重元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12:5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當前宇宙始於大爆炸,最初僅含氫、氦等輕元素,隨著宇宙第一代恆星誕生並迅速死亡爆炸、新一批恆星出現,才開始形成更多重元素。最近,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幾乎不含重元素的宇宙最原始星系 AMORE6,若進一步證實,將成迄今最有力「原始星系」線索之一,為第一代恆星誕生條件提供關鍵觀測約束,並支持大爆炸模型預測。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發現 300 個異常明亮物體,可能挑戰現有星系形成理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4 日 15:4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科學家持續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檢視宇宙遙遠區域,最近科學家在分析韋伯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影像時,從中發現早期宇宙 300 個前所未見且難以解釋的不尋常天體,亮度比預期還亮,真實身分可能為宇宙最早星系,挑戰我們對宇宙結構和演化現有理解。 繼續閱讀..

模擬星際物質亂流,揭示宇宙第一批恆星誕生歷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14 日 22:47 | 分類 天文

宇宙誕生初期的演化,一直是天文學的核心研究項目之一。大霹靂之後,宇宙歷經了從高溫電漿冷卻、聚合形成星際氣體塵埃、形成宇宙最大結構宇宙網的過程。其中瞭解第一批誕生恆星──稱為第三族恆星(Population III),如何開始觸發核融合反應、讓宇宙初放光明的部分,為宇宙演化的關鍵研究之一。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翻拍經典「哈伯超深空」影像區域,揭示宇宙早期新細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5 日 17:1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20 年前,哈伯太空望遠鏡釋出曝光 113 天得到的「哈伯超深空」照片,包含約 10,000 個遙遠星系。現在韋伯太空望遠鏡使用 2 種儀器重新深入觀測「哈伯超深空」區域,捕捉超過 2,500 個遙遠星系新細節,為天文學家提供更多宇宙黎明時代重要線索。 繼續閱讀..

暗物質構成的假想原初黑洞,可能加速宇宙首批恆星形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0 日 11:2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首批恆星的出現照亮往後宇宙軌跡,它們壽命僅數百萬年,如今已不復存在,但我們仍有機會藉其爆炸留下的化學豐度特徵間接觀測。最近,一篇研究探討了暗物質候選目標──原初黑洞(PBH)的大小與早期宇宙豐度,並指出原初黑洞可能加速宇宙第一批恆星形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