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科技寶藏】從數位電錶出發,IoT 資訊收集系統讓資源配置達最佳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5 日 12:00 | 分類 物聯網 , 能源科技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解密科技寶藏】從數位電錶出發,IoT 資訊收集系統讓資源配置達最佳化


【解密科技寶藏-創新科技專案】近來 IoT(Internet of Things,中譯「物聯網」)這名詞正被炒得火熱,許多廠商也都紛紛投入相關產品的研究與開展。但其實台灣資策會主導開發的「IoT 資訊收集系統」,早從 6、7 年前開始,就已經開始架構出一套屬於台灣自己的物聯網基礎了。在專訪中,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的組長陳彥廷先生,向我們介紹了這套系統的緣由與開發過程,以及產品背後的想法。

這個專案的前身,源自於資策會 8 、9 年前開始推動的計畫,他們在佔總用電量約 70% 的高壓電大戶上安裝數位電錶。這些數位電錶因為都有專門的機房安裝,所以並不需要太複雜的 IoT 系統來管理,只要能透過 GPRS 上網,將資料回傳給台電就可以了。但是,當台電在 4、5 年前開始將數位電錶推廣到低壓用戶(一般住家)時,卻碰上了難題:台灣住家的電錶常常要不然是一大堆集中在一起,再不然就是藏在一些奇奇怪怪的角落,前者會讓無線訊號的電磁環境複雜,後者則是需要用電力線網路等各種不同的手段,來協助將電錶的資訊轉送出去。在中間負責這些資訊收集與分析的,就是資策會開發的「IoT 資訊收集系統」了。

資策會

▲ 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組長陳彥廷先生,接受科技新報編輯採訪,解釋 IoT 資訊收集系統的建置與應用。(Source:科技新報攝)

硬體配置與整合

在硬體上,系統分成兩個主要的部份。一個是「Gateway(匣道)」,一台在前端,可以用各種方式連接感測器或是數據來源的機器;而另一個則是位於後端的「Server(伺服器)」,負責統整多個 Gateway 收集來的資料,並且將這些資料以網頁介面呈現,或是再轉送到行動裝置的 App 上顯示。像在前述的數位電錶系統中,Gateway 就可以用 ZigBee 無線通訊技術,或是電力線網路、普通網路等方式,持續取得各別用戶的即時用電狀況,並且在伺服器端將這些資料統整起來,提供給台電做為調控電力的參考。

從數位電錶做為出發點,「IoT 資訊收集系統」跳脫了特定的感測器或是應用,而是被改造成可以簡單地搭配各種不同的需求,連接各種感測器並處理各種資訊的架構。在本系列的第二篇中,我們將繼續探討「IoT 資訊收集系統」成功套用的各種其他專案,以及資策會心目中的遠景。

 

能源節流,下一個重要課題

至於數位電表的推廣,目前台電正在整理試做首一萬戶所得到的經驗,並朝兩萬戶的目標前進。台灣近年來受到電力需求增加、核能發電的抵制、火力發電的環保問題與綠能發展緩步的多重夾擊,在開源不成之下,如何節流就成了重要的課題。能即時地了解電力的用量,並且做有限資源最適當的調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資策會的 IoT 資訊收集系統,便在這中間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

創新科技專案論壇-解密未來健康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