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第九大行星現身!天文家暱稱它「小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22 日 19:5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真正第九大行星現身!天文家暱稱它「小胖」


美國學者表示,他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新的」第九大行星比被除名的冥王星足足大上 5,000 倍,環繞太陽一周得花上萬年,這次的發現讓天文學家相當興奮地說:「這次發現的星比任何行星還行星!」

找到你了!第九大行星

天文迷和星座迷注意!繼冥王星被學者從九大行星踢掉後,又有「新的」行星要角逐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頭銜囉,《商業內幕》、discovery 等媒體就指出,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在 20 日時發表聲明他們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證據」。

透過數學模型和電腦運算,學者們推測出太陽系的邊緣有一個比冥王星大上 5,000 倍的 X 星(Planet X),也因為它的質量驚人,大概有地球 10 倍大,天文學家們還給它取了個「小胖」(Phattie)的暱稱。

這次發現 X 星的學者是貝提金(Konstantin Batygin)與布朗(Mike Brown),日前《天文期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

 

太陽系中的「巨星」  冥王星 5,000 倍大

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者布朗(Mike Brown)指出:「這將會是真正的第九大行星。」「自古以來,真正運用推算發現的行星只有兩個,這次的 X 星將會是第 3 個。它在太陽系中堪稱龐然大物,也正等待被發掘,這讓我們相當興奮。」

布朗點出,因為這次的 X 星遠比冥王星大出 5,000 倍,它的重力遠遠壓過鄰近的矮星,它幾乎無庸置疑就是顆行星。布朗說:「X 星可以說是所有行星裡面最像行星的一顆星。」

 

繞太陽一圈 2 萬年

根據推測,X 星是一顆充滿氣體的行星,類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另外,因為它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遠上  200 倍,換算之下 X 星繞太陽一圈的時間得花上 1 萬到 2 萬年,這讓冥王星的 248 年繞日周期被比下去。

 

「第九」寶座爭奪戰

過去報導提到,有關冥王星的「分類」,其實仍有多種看法,《維基百科》中就談到冥王星在 1930 年被發現後,就列為第九大行星,但後續 75 年內對冥王星及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研究,挑戰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2006 年時,國際天文聯合會(IAU)認為冥王星僅是眾多外太陽系較大冰質天體中的一員後,重新把冥王星定義成矮行星(類冥矮行星),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仍屬於行星。

youtube截圖

▲ 學者推算(左至右)地球、第九大行星和海王星的大小比較。

下載自路透

▲ 推算出第九大行星的學者布朗正在解釋他們的發現,他身旁的圖模擬了 X 星的繞日軌道。(Source:達志影像

19 世紀就有學者用「算」的找到了海王星

一直以來,沒有人可以觀測到九大行星,但學者們透過星體間的引力可以摸索出行星的存在,19 世紀時,法國的天文數學家勒維耶(Urbain Le Verrier)就是透過引力作用推算出海王星的存在。

當年,勒維耶觀察到天王星因為一顆未知行星的引力作用,使軌道運動受到干擾,這也是天文學上所謂的「攝動」影響。他計算出這顆行星的軌道、位置、大小,然後請柏林天文台的伽勒(Johann Gottfried Galle)尋找這顆未知的行星。

1846 年 9 月 23 日,伽勒根據勒維耶預言,只花了 1 個小時,就在離勒維耶預言的位置不到 1 度的地方,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後來這個新的行星被命名為海王星。發現海王星的那一年,勒維耶 35 歲。

 

古人開先例  現代學者增信心

勒維耶的案例,給了加州理工天文學者們更多的信心,但這次比較不同的是,總共有 6 個不同的星體在古柏帶(Kuiper belt)上被點出來,之後學者們才發現這 6 個發現全指向了同一處。布朗解釋道:「想像一下,這就好像是時鐘上的指針,大家儘管速度不同但卻都指向同一個方向,等到哪天當你抬頭看向天空,就發現這些指向都一樣。」

小補充:眾星雲集的古柏帶

根據科教館頁面介紹,古柏帶是指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小行星帶。天文學家在 1992 年發現第一顆古柏帶天體(Kuiper Belt Object,KBO),至今已知的 KBO 多達 1,000 顆以上。這些 KBO 的發現,改變了天文學家眼中的太陽系風貌。

事實上,第一顆古柏帶天體的發現應該溯及 1930 年,也就是原為行星、現為矮行星的冥王星,第二顆發現的 KBO 則是 1978 年發現的冥王星衛星──凱倫(或稱冥衛一,Charon)。

▲ 提出第九大行星證據的貝提金與布朗在影片中解釋了他們的發現。(Source:YouTube

其他學者質疑:太多失敗案例

這次第九大行星 X 星的發現,仍不免有人懷疑正確性,美國西南研究院的拉維森(Hal Levison)受訪時說:「我看過太多這類案例了。」他指出先前許多這樣發出聲明的例子「最後都證明是錯的」。

 

等待天文台最終確認

接下來,如果想要證明 X 星確實存在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你我都熟知的天文望遠鏡;目前加州理工的學者們正運用國際公認最佳的夏威夷毛納基山天文台(Mauna Kea)來尋找它的蹤影,儘管 X 星的位置遙遠,想用眼睛看到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證據都指向它確實存在的情況下,運用天文台找到它就成為必備的一步。

在學者確切證實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前,跟著地球圖輯隊看看其他美麗的行星與恆星吧!

下載自路透

▲ 天王星。天王星其英文名稱 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直接以肉眼觀察,天王星的表面呈現洋藍色,這是因為它的甲烷大氣吸收了大部分的紅色光譜所導致。(Source:達志影像

wikipedia

▲ 海王星。海王星目前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 17 倍,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命名,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Source:wikipedia

下載自路透

▲ 土星。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土星是中國古代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肉眼觀測到的土星的顏色(黃色)來命名的。而其他語言中土星的名稱,基本上來自希臘 / 羅馬神話傳說,例如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Saturnus)。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最早被發現具有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首先被伽利略在 1610 年 7 月用他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到了,但因為望遠鏡成象不好,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環。他也把土星描述成是有「耳朵」的。在 1612 年,土星環以側面朝向地球,因此看起來似乎是消失不見了,伽利略因此而感到困惑不解:「是土星吞掉了它的孩子?」(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木星。木星目前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Jupiter)。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 12 年,與地支相同。木星最著名的特徵是大紅斑,這是比地球大的一個持久性反氣旋風暴,位置在赤道南方 22°,至少在 1831 年以來,就已經知道它的存在。(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金星。金星是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金星它沒有天然的衛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他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 4 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 96% 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 92 倍。(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火星。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在英語中火星被稱為瑪爾斯(Mars,意思是戰神),2015 年 9 月證實火星有間歇流動的液態水(液態鹽)。(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水星。水星(Mercury)中國稱為辰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水星無四季變化。它也是唯一被太陽潮汐鎖定的行星。由於水星十分接近太陽,時常被太陽光所籠罩,勘測相當困難,因此我們對水星的所知相當有限,迄今只有兩艘太空船曾大致勘察過水星。(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太陽。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相當於地球直徑的 109 倍;人類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來崇拜。人類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 19 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類對太陽的理解一直在不斷進展中,還有大量有關太陽活動機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來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 45 億歲了,而它預計還有 50 億年的燃料。(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黑洞。上圖為 NASA 在 2015 年 7 月時釋出的黑洞照,可見一個質量超過太陽數十億倍的黑洞被宇宙物質環繞,黑洞是根據廣義相對論所預言、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質量相當大的天體和星體(非一個「洞」)。黑洞是天文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在科幻小說、電影甚至報章媒體經常可見將黑洞做為素材。迄今為止,黑洞的存在已被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的絕大多數研究者所認同,天文界並不時提出於宇宙中觀測發現到已存在的黑洞,例如霍金曾在 2015 年時挑戰愛因斯坦的理論,表示掉到黑洞還是有辦法逃出來。(Source:達志影像

下載自路透

▲ 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至遠的次序排列為第 3 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根據放射性定年法計算結果和其他來源顯示,地球誕生於約 45.4 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約 10 億年後(距今約 36 億年)。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約 200 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透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Source:達志影像

由於,人類向地理環境排放的廢棄物和熱能大大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造成了各種環境問題。目前地球上大範圍的遭受到人口過剩、工業災難、酸雨及有毒化合物襲擊、植被流失、野生動物消失、物種滅絕、土壤退化、土壤過度消耗、腐蝕、和外來物種入侵等環境災難問題。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business insider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