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尚未被命名的最大星體:2007 OR10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24 日 19:01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太陽系尚未被命名的最大星體:2007 OR10


天文學家綜合了兩個太空望遠的觀測資料,發現 2007 OR10 這顆矮行星比之前推測的還要更大!這也讓它成為第三大的矮行星以及太陽系中尚未被命名的最大星體!研究也發現這顆矮行星的表面非常暗,自轉周期更長達 45 小時。

之前根據赫歇爾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推測 2007 OR10 直徑約 1,280 公里,但這項估測缺少了矮行星自轉周期資料,這對於估測天體總亮度和大小來說非常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 2007 OR10 所反射的太陽光,並以赫歇爾太空望遠鏡觀測 2007 OR10 吸收再以熱放射出的紅外線,綜合此兩項資料能準確估計矮行星大小及反照率。

他們所推測的 2007 OR10 直徑比之前要大 250 公里,約 1,535 公里,比鳥神星大了 100 公里,只比冥王星小三分之一,另一顆矮行星妊神星呈橢圓形,長軸雖比 2007 OR10 略大,但體積較小。

較大的尺寸也表示較大的重力和較黑暗的表面,這和大多數明亮的矮行星並不相同。先前的地面觀測顯示 2007 OR10 表面為紅色,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由表面的甲烷冰所造成,根據新觀測,2007 OR10 表面極有可能覆蓋著甲烷、一氧化碳和氮所混合成的易揮發冰體。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

至於這顆矮行星該叫什麼名字?命名權屬於在 2007 年發現它的史玫格(中研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Mike Brown(就是在 2005 年發現鬩神星,讓冥王星成為矮行星的的「冥王星殺手」!)和 David Rabinowitz。史玫格表示,這類天體的名稱多能反映天體特色,過去對 2007 OR10 的了解還不夠而無法為之命名,隨著更深入的研究,我們應能為它取個合適的名字了。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