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基因多樣性,新研究挑戰舊觀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9 日 12: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物種基因多樣性,新研究挑戰舊觀點


生物學教科書寫著,擁有龐大群體數量的物種,例如螞蟻、老鼠和人類,基因多樣性會隨著時間演進變得更多樣化,但一項最新研究挑戰這個觀點。

研究發表在《人類演化》(Human Evolution)期刊,主要作者紐約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基因專家史托克爾(Mark Stoeckle)針對這個論點的正確性說:「答案是否定的。」

他向法新社表示,全球 76 億人、5 億隻家麻雀或 10 萬隻鷸科鳥類的基因多樣性「大致相同」。

這項研究最令人驚訝的結果或許是,現今地球上十分之九的物種(包括人類),在 10 萬至 20 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分析 10 萬個物種的 DNA 編碼後,研究人員發現一項跡證顯示,幾乎所有動物都和人類大約同時出現。

為何大多數現存物種都在同一時間出現?洛克斐勒大學人類環境計畫主任奧蘇貝(Jesse Ausubel)解釋說,來自環境的傷害是一種可能性。

他向法新社評論這項研究時表示:「病毒、冰河時期、新的成功競爭物種、缺乏獵物──所有這些都可能形成動物群體數量急劇下滑的時期。」

「在這些時期,基因變異更容易導致動物群體數大減並促成新物種出現。」

史托克爾則說:「最簡單的解釋是,生命總是不斷演進。更有可能的是,任何時候都在演進,那時候存活下來的動物在相對近期才出現。」

這項觀點下,一個物種只能存續一定時間,然後會演化成新物種或走向滅絕。

(譯者:陳彥鈞;首圖來源:NHG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