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oli 計畫獲 FCC 批准,智慧裝置或將擁有免觸控手勢控制新技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4 日 8:15 | 分類 Google , 晶片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Google Soli 計畫獲 FCC 批准,智慧裝置或將擁有免觸控手勢控制新技能


2018 年 12 月 31 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通過 Google 調整後的 Soli 計畫。FCC 表示,Soli 感測器也可以在飛機上運行。

什麼是 Soli 計畫

Soli 計畫(Project Soli)是 Google ATAP 部門 2015 年提出,運用微型雷達(Soli 感測器)監測空中手勢動作的新型感測技術,旨在設計​​非觸摸用戶介面,使用戶透過微信雷達控制電子裝置,例如,將 Soli 微型雷達置於智慧手錶,用戶透過手勢完成諸如音量、換頻道等各種操作。

Soli 感測器是一個高度整合的低功率雷達,在 60GHz ISM 頻段運作。根據 Google 官方消息,目前 Soli 感測器從硬體原型迅速更新到多個硬體原型,經過重新設計後,Google 重建為一固態組件,可輕鬆整合到小型行動消費裝置,並大規模生產。

(Source:Google

Google 還為 Soli 感測器客製兩款晶片,採用兩種調製架構:調頻連續波(FMCW)雷達和直接序列擴頻(DSSS)雷達。兩款晶片都將整個雷達系統整合到封裝,包括多個波束成形天線,可達到 3D 追蹤和成像。目前,Google Soli 晶片已可將整個感測器和天線陣列整合到 8×10mm 封裝。

工作原理

Soli 感測器技術透過在寬光束中發射電磁波工作,光束內物體將一部分電磁波的能量反射回雷達天線,透過反射信號諸如能量、時間延時和頻移等屬性,反映辨識對象的大小、形狀、材料、速度等特性。

與傳統雷達感測器不同,Soli 感測器並不需要很大的頻寬和空間解析度。事實上,Soli 的解析度比手指可做到的精細動作更低,也因此得以透過捕捉手指運動,分析反射信號的時間動態變化,達到追蹤並辨識由手或手指精細動作表達的動態手勢。

(Source:Google

Soli 感測器能帶來什麼

Google 的目標是將 Soli 感測器晶片應用到小型消費類電子裝置,包括可穿戴裝置、手機、電腦、汽車和其他物聯網設備。虛擬工具概念是 Soli 感測器互動的關鍵,Google 已設計出諸如按鈕、轉盤、滑桿等裝置常用互動手勢。

據了解,2016 Google I/O 大會時 Google 曾與 LG 合作,在智慧手錶展示 Soli 技術的強大之處。透過在智慧手錶錶帶整合 Soli 晶片,用戶可透過手勢發出按鍵、滑動指令。

之後,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者又透過 Soli 感測器研發出 RadarCat 設備。透過 RadarCat,除了可做到如普通雷達的測距功能,還可達成表面平滑物體的內部結構和背面檢測。

研究項目的負責人 Aaron Quigley 稱:「RadarCat 的測量十分精準,能辨識出一支智慧手機正面和背面的區別,以及一個杯子是空的還是滿的。」

Soli 計畫一波三折

Google 的 Soli 計畫其實並非很順利。

據路透社消息,今年 3 月,Google 要求 FCC 允許 Soli 感測器在符合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的功率標準下工作(57~64GHz 頻段)。但很快遭到另一科技巨頭 Facebook 抗議,Facebook 認為,在該頻段工作的 Soli 感測器可能有與其他技術相互干擾的問題。

Google 和 Facebook 經過商議,最終在 2018 年 9 月達成共識,並向 FCC 提交申請:Soli 感測器在不干擾其他感測器的情況下,以高於目前允許的功率運行,但其實這調整低於 Google 之前提出的目標頻段(57~64GHz 頻段)。

經此調整,Google 也表示,如果沒有更高的功率,現場測試顯示感測器位置附近可能會出現盲點。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