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這個手套,視障人士就能「用手看世界」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22 日 0: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生活 ,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戴上這個手套,視障人士就能「用手看世界」了


我們很難體會到,習以為常的出門逛街搭捷運,對視障人士來說多困難。

而一些無障礙設施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會造成視障人士有生命危險。所幸,科技正在一點點改變現實。

德國設計師 jakob kilian 針對視障人士設計了一款可穿戴的感官替代裝置 unfolding space,這款手套外型的裝置能成為視障人士的眼睛,讓他們能「用手看世界」。

(Source:Unfolding Space

這款裝置內建的深度鏡頭可生成佩戴者周圍環境的 3D 圖像,計算周圍障礙物與佩戴者的方位和距離,並透過手套的振動馬達以觸覺反饋到手背。

手套分布著多個振動馬達,實際應用時,每個振動馬達代表不同方向,振動強度代表佩戴者與障礙物的距離。

(Source:Unfolding Space

這款裝置透過觸覺代替視覺,因此對觸覺的精準度要求很高。這有點像力反饋手套,可逼真模擬不同場景的觸感,比如模擬水滴到手指上、彈鋼琴、按鈕等精細的觸感。

jakob kilian 希望這款裝置能代替傳統的導盲杖,讓視障人士以這種深度感測互動式探索周圍環境,以便在陌生的環境躲避障礙物並自主導航。

同時這款裝置的成本低於 500 歐元(約新台幣 17,310 元),這比大多數感官替代裝置都要便宜,意味著有望被更多視障人士使用。

一直以來,針對視障人士的導航技術都是不小的難點。儘管 GPS 等導航技術十分普遍,但十幾公尺的誤差還是足以造成嚴重意外,這樣的風險讓廠商不敢輕易嘗試。

針對視障者的導航,甚至比自動駕駛更難,因為比起固定的道路,人們日常生活所處的環境要複雜得多,且 GPS 在室內根本無法使用。

一些視障者導航的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真的有點相似,比如去年和自動駕駛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開發出基於微軟 HoloLens 頭顯的混合實境應用,基於深度辨識的 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來感測空間位置,再加上內建的語音提示功能,幫助視障人士完成室內導航。

▲ 微軟 HoloLens。(Source:微軟

這項技術同樣是為了幫助視障人士在不熟悉的建築裡「無障礙通行」,但缺點在於需提前全面掃描場景和路線,才能做到較高的導航準確率,如果其他人突然出現在規劃路線上,系統可能也來不及反應。

▲ 需要提前進行空間建模。(Source:VRScout

因此這項技術暫時還無法應用到實際生活,即便技術夠成熟,HoloLens 的價格也讓很多視障人士望而卻步,如果用戶數量太少,也讓廠商缺乏研發和持續更新的動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超過 2 億人有中度至重度視力損害,而失明的人數有 3,600 萬,英國《刺胳針‧全球衛生》預計 2050 年全球視障者將增至 1.15 億。

雖然這不算十分龐大的市場,但這個群體卻對改善生活質量的科技產品有強烈的剛需。上帝奪走了他們的光明,希望科技可為他們再打開一扇窗。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folding Space

延伸閱讀: